到达上海美术馆,艺术家与媒体之间最多的对话是:“飞机降落了!火车进站了!恐龙回家了!”这几句话,渗透了此次双年展中以“客”来揭示城市迅捷变化中人群的多元身份。不论是美术馆门前那节长47米的火车,新种的水稻,从草地向墙上爬的巨型蚂蚁,奔跑的骏马,还是展馆内悬挂的丝绸衣服,爬行的恐龙或是用糖包裹着的家具,通过外乡人/城里人空间迁徙的观点,移民/市民身份转换的观念,过客/主人家园融入的观感这三个层面锲入城市与人的命题。
几周繁忙的协调、安装,上海美术馆工作人员在紧张的布展工作中迎接了来自国内外参加2008第七届上海双年展“快城快客”新闻发布会的媒体,9月7日下午3时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刘文国 、上海美术馆馆长方增先、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等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本届策展人团队力求主体展览与紧邻的人民广场发生更直接的联系。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59人(组)艺术家,他们通过各自的角度对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思索。
展览的第一部分“梦想广场”(位于上海美术馆一楼和户外)这部分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参与性,向观众传达了展览的主题:人民广场见证和容纳了中国当前人口流动、迁移、融合这一复杂现象。
展览主体的第二部分“迁徙家园”由三个个展组成,这个十分独特的做法有别于许多其他双年展的惯常做法。本次展览挑选的三个艺术家对人口流动和迁移历史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进行深入广泛的思考。
展览主体的第三部分“移居年代”分别位于三楼和四楼(其中一位艺术家的声音装置作品在二楼贵宾厅)。这里放置了三十一名(组)艺术家的作品,它们紧扣展览的主题,也运用了非上海的素材。他们对中国乃至南亚、欧洲、美洲等世界各地人口迁移融合与差异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2008第七届上海双年展还包括了三个系列项目:2008第七届上海双年展国际学生展、“2008现场张江:悬浮特快”文献展、情景展览剧《岁月1978》。
(实习编辑:许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