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7月8日,伦敦佳士得拍卖行举行了一场拍卖会。拍前,佳士得对此次拍卖寄予厚望,因为他们对神秘显赫的卖家的吸引力充满信心。在拍价上拔头筹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泥金彩色手工绘本《罗斯柴尔德祈祷书》(Rothschild Prayer Book),以858.15万英镑成交。这也是古典手工绘本当时的最高价。
这本祈祷书绘制于1505至1520年间,初时供荷兰皇室成员御用,19世纪时被罗斯柴尔德家族收为藏品,所以后世将这本书命名为《罗斯柴尔德祈祷书》。书中的200多幅插图均为当时最富盛名的彩饰书稿工艺匠手工绘制,无论是羊皮纸张的质量还是装饰艺术的精细程度,都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成就,也集中体现了弗拉芒画派的风格。
这次拍卖,约有四分之三的买家来自欧洲。毫无疑问,吸引他们一掷千金的,除了艺术品本身,更重要的是这些艺术品同属于一个卖家。对于买家来说,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种象征,是高贵品味和财富权力结合在一起所带来的荣耀,虽然无形,但是光芒夺目,必定为自己购进的艺术品带来巨大升值潜力。这个名字世人皆知,它就是一度与英国、法兰西、普鲁士、俄国、奥匈帝国并肩其名的“第六帝国”——罗斯柴尔德家族。
金融巨富暗控世界的迷雾
2007年,畅销书《货币战争》引起了一时轰动。书里主要描述了国际金融巨富们通过掌握经济命脉控制国家乃至世界的格局与命运的故事,其中开篇第一章,作者就以“大道无形的世界首富”介绍了罗斯柴尔德家族。不过,对于此书内容的真实程度,从罗斯柴尔德家族到学者都不完全认同。
1711 年的法兰克福犹太巷,罗斯柴尔德家族从15 世纪中后期起居住在这条小巷
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全球政经局势中所拥有的地位确是毋庸置疑的。250年前,这个家族只是普通的犹太家庭,短短100年间,便控制了几乎整个欧洲的金融命运。同时, 它创造和主导了国际债券市场。曾经,很多国家在遭遇危机时都会把罗斯柴尔德作为解决危机的求助对象。
罗斯柴尔德家族从15 世纪中后期起定居于德国法兰克福一条犹太人居住的小巷中。当时这条巷子并没有门牌号码,人们都是通过每栋房子门前的吊牌标识或物件来辨识屋主。因为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门前一直有一块红色盾牌,所以人们称其为“zumRotenSchild”,意为“通往红盾之屋”。16 世纪,当地人包括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人便开始以“红色之盾”(Rothschild)来命名家族。罗斯柴尔德在美因河畔默默生活了两百来年,直到1744年梅耶·罗斯柴尔德的诞生,家族命运由此改变,从一条陋巷稳步进入欧洲乃至世界舞台。
平民攀权贵的逆袭人生
梅耶的父亲摩西·罗斯柴尔德是一名买卖人,在小巷中开了一家店,除了卖各种小物件也兑换钱币。梅耶在小巷里上学,放学就在店里帮忙,一买一卖之间慢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13岁时,梅耶失去双亲,被迫辍学,后被亲戚送到汉诺威的一家家族银行当学徒。
梅耶·罗斯柴尔德(Mayer A. Rothschild, 1744~1812)
这家银行的负责人是当地旺族奥本海默(Oppenheimer)的家族成员。此家族的主要生意是给当时的贵族宫廷提供各种豪华物件,包括古代硬币、家具装饰和珠宝首饰等。梅耶在汉诺威做了7年学徒,之后回到父亲的小店做着硬币收藏和兑换的生意,一直做了20年。在汉诺威的时候,梅耶认识了硬币收藏家埃斯托夫将军(General von Estorff),因为这层关系,梅耶的顾客群有了质的飞跃,从普通居民变成了皇宫贵族。
其中梅耶尤其看重和黑森公爵(Wilhelm von Hessen)建立关系。据称,梅耶曾把自己收藏的古代徽章和钱币当成礼物赠给黑森公爵,赢得了公爵的信任。1789年,梅耶开始进入银行领域。当时,黑森公爵在卡塞尔经营期票兑现的生意,梅耶因为和公爵的亲近关系,得以加入经营。这是罗斯柴尔德成为“世界银行家”的成功第一步。
描绘黑森公爵将自己的珍宝交付给梅耶保管的画作
黑森公爵的财务顾问和财富管理人布德鲁斯·冯·卡尔豪森(Carl Friedrich Buderus von Carlshausen)也助力着罗斯柴尔德的平步青云。比起黑森公爵,布德鲁斯和梅耶更加惺惺相惜。二人都来自平民家庭,希望出人头地,所以相互扶持,渐渐形成了经济共同体。布德鲁斯在宫廷里每晋升一级,他管理的庞大财务和控制的人脉网络就会更利于梅耶。1806年卡塞尔被法国军队占领,黑森公爵仓皇逃离。如何保护公爵的巨大财产免于毁灭,布德鲁斯陷入困境。危急关头,梅耶和他分散在欧洲大陆的5个孩子成了与布德鲁斯共同面对危机的战友。从1806年到1813年法国军队被驱逐出境的7年间,这笔财富被梅耶和儿子秘密转移到欧洲各国并妥善打理。同时也因为这笔巨资,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欧洲的崛起速度更快。
父子齐心建金融王朝
梅耶意识到家族事业正蒸蒸日上地朝着一个更宏大、更复杂的国际化方向发展,为此他需要建立一个更宽广更坚实的平台。1810年,梅耶更新了家族企业的成立条款,把5个儿子变成独立的合作伙伴。自此,家族企业对外成为“梅耶·罗斯柴尔德和他的儿子们”的企业——责任分担、权利均等,一个国际家族企业的雏形逐渐显现出来。梅耶目光长远。四个儿子被他安排分据在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奥地利维也纳和意大利那不勒斯,而他则和大儿子坐镇德国法兰克福。
儿子们继承了父亲的精明能干。其中推动家族企业成为欧洲最重要的金融帝国的关键人物当属三儿子内森·罗斯柴尔德。1799年内森来到英国伦敦。1811年,由于英法战争的关系,英国政府财务告急。内森和父亲商议,把负责打理的黑森公爵的钱币作为贷款,贷给英国政府。这笔大额贷款带来的高额利息,如何送达公爵家族手中是个问题。当时正值拿破仑在德国柏林对英国实行经济封锁,大笔资金无法转移出英国。所以,公爵家族同意内森在战争期间把收回的利息进行新一轮投资。
内森·罗斯柴尔德(Nathan Mayer Rothschild, 1777~1836)
1815年6月拿破仑滑铁卢战败,罗斯柴尔德家族从中获得巨额利润。自此以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事业版图越做越大,和国家政府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在非洲淘金、开发苏伊士运河、资助多国修建铁路、开发石油资源……罗斯柴尔德家族一跃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帝国。
1812年9月16号,梅耶在法兰克福病逝,病逝前他立下了森严的遗嘱:所有家族银行中的要职必须由家族内部人员担任;只有男性家族成员才能参与家族商业活动;在财产继承问题上不允许律师介入;家族财产不能对外公布;只要家族里多数成员不持反对意见,家族企业的最高职位由长子担任;家族通婚只能在表亲间进行,以此防止财产外流(这一条在前期被严格执行,后来放宽到可以和其他犹太银行家族通婚)。
后代遵循遗嘱,五个孩子相互守望支持,整个企业运作起来就像钟表,精密协调。两个世纪过去了,虽然经历战乱,家族的势力也已不如往昔,但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仍然在世界的各个经济领域延续着家族的事业,如房地产、能源、矿产、红酒等。
大众熟知的拉菲酒堡就是詹姆斯·德·罗斯柴尔德男爵于1868年在拍卖会上竞得
种类繁多的家族厚藏
罗斯柴尔德对艺术品的收藏一直是家族传统。这个极具商业头脑的犹太家族认为收藏也是一种投资。一件艺术品,如果他们对其市场价值不够确定,是不会贸然购进的。总体来说,这个家族的艺术品收藏有几个特色:首先他们的收藏具有强烈的整体性。据说,梅耶购买的第一幅名画是法国画家让·巴普斯特·格勒兹的《乡村新嫁娘》,其子雅克布在一次拍卖会上拍下了格勒兹的另一幅名画《拿花的小女孩》。而内森的儿子列昂内尔·沃特·罗斯柴尔德(Lionel Walter Rothschild),作为家族的第三代也继承了家族的收藏偏好,他购入的第一幅画作也来自格勒兹。
让·巴普斯特·格勒兹(Jean-Baptiste Greuze, 1725~1805)《乡村新嫁娘》,卢浮宫藏
让·巴普斯特·格勒兹《拿花的小女孩》,金贝尔艺术博物馆藏
其次,家族的收藏风格鲜明,喜好明显,古典风格糅合写实手法,繁复中流淌着动态之美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喜爱的风格。17世纪荷兰的画作一直都对罗斯柴尔德家族极具吸引力。除了荷兰艺术家,家族对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品也同样兴趣盎然。巴洛克弗拉芒派代表人物鲁本斯、安东尼·凡·戴克等人的作品都是家族乐于收藏的艺术家代表。
鲁本斯《爱的花园》,沃德斯登庄园
罗斯柴尔德家族继承人贝蒂娜·伯尔(Bettina Burr),将继承的一批曾被纳粹劫掠的艺术品捐赠给了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再次,家族收藏种类繁多,价值惊人——从硬币到器皿,从画作到雕塑,从家具到装饰,从书本到建筑……和所有巨富之家一样,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收藏涉及所有艺术形式。罗斯柴尔德似乎也很愿意和公众分享其收藏的艺术品之美。从19世纪开始,家族陆陆续续捐赠给公共机构的艺术品就达5万件之多。另外,家族拥有的内藏大量艺术品的沃德斯登庄园——伦敦文艺复兴式的标志性建筑,也于1957年捐赠给英国的国民信托,并于两年后对公众开放。
德斯登庄园(Waddesdon Manor),许多影视剧如《唐顿庄园》都曾在这里取景
轮回的罗斯柴尔德祈祷书
2014年1月29日,纽约佳士得拍卖行。时隔15年,当年在伦敦被以高价卖出的《罗斯柴尔德祈祷书》再次回归艺术品市场,成交价格超过预估,达到1360万美元,刷新了15年前在伦敦创下的世界纪录。这本《祈祷书》 曾被罗斯福家族购买和保存,在二战中流失在外被纳粹占有,之后经奥地利保留存放在维也纳,数经波折几经易手后,它终究是和罗斯柴尔德家族愈行愈远。只是书的名字始终未变,人们还以罗斯柴尔德称呼它。因为这些曾经家藏的艺术品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名字紧紧相连,不论时光如何流转,它已成为艺术品上不可磨灭的赫然红印。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