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摇滚歌手、诗人鲍勃·迪伦迄今为止全球最具规模的艺术巡展——“RETROSPECTRUM 鲍勃·迪伦艺术大展”将在上海艺仓美术馆首站开幕,300多件艺术作品包含手稿、素描、油画、雕塑以及影像等资料,展现多元身份的音乐人、艺术家和诗人。 2016年,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作曲家。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特刊发曾为鲍勃·迪伦五张专辑撰写过唱片封套说明文字的比尔·弗拉纳根的文章,该文谈及了迪伦的诗歌、文学、艺术。
鲍勃·迪伦(1941- )是一个启发世界六十载的文化符号。他从诗歌、文学、艺术,变幻无尽的爱和怅惘,以及各种类型的音乐中撷取精华,创作出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曲目。无论这些曲目是创作于上周还是五十年前,它们都能抵达人的心灵。
鲍勃·迪伦年轻时
迪伦在美国中部最偏北的明尼苏达州铁矿石产区出生长大。1961年冬天,年轻的他追随民谣歌手伍迪·格思里来到纽约格林尼治村。该地聚集着爵士、民谣和蓝调音乐家,还有诗人和喜剧演员。约翰·克特兰和迈尔斯·戴维斯等音乐传奇人物活跃于各家爵士俱乐部,而民谣歌手则在咖啡店驻唱,待演出结束后在观众中传递帽子或篮子以收取报酬。到埠不久,迪伦便成为知名的蓝调及民谣歌手。当他开始创作自己的音乐,歌曲诸如《不思故无碍》、《战争大师》和《大雨将至》等使他在国内外声名鹊起。在纽约城刚住了九个月,迪伦就同美国著名的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下一张合约。十八个月后,尚无热门金曲或专辑的他完全凭借口碑在纽约市传奇场所卡内基音乐厅举办演唱会,演出门票一售而空。从1961年至今,迪伦已经创作了600多首歌曲,录制了38张录音室专辑,售出超过1.25亿张唱片,并为全球数百万观众现场献唱。
《答案在风中飘扬》(blowin‘ in the wind)
迪伦从各种音乐、文学和艺术流派汲取灵感,并将它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结合起来。无论这种结合是法国象征主义与芝加哥蓝调音乐的糅合、还是英国民歌与垮掉派诗歌的集成,迪伦都开辟出一种新方式,去思考一首歌可以做什么。他的创作体现美国南方腹地音乐和爱尔兰流亡人士戏剧的影响,也有古希腊史诗和西部牛仔电影的痕迹,更不忘向猫王和法兰克·辛那屈致敬。迪伦的全新编排既顺理成章,又水到渠成。他的音乐生机勃勃,幽默诙谐,美不胜收。《答案在风中飘扬》、《像一块滚石》、《愁肠难解》等标志性歌曲证明了流行音乐也可以成为伟大的艺术。
年轻时的鲍勃·迪伦(中)
迪伦一直保持着永不停歇的创造力。公众刚刚把他归类为时事歌曲写手,他就转向了意识流歌词。才被赞以民谣歌王的美誉,他就挎起一把电吉他,跟着摇滚乐队一起去巡演。1960年代末的嬉皮士和激进主义者想拉他做代言人,他却去了纳什维尔录制乡村音乐。在迪伦1965年至1966年的巡回演出期间,出现了不可思议的场面:大多数到场的观众都报以嘘声。他们想要原来的那个迪伦。他们失望了。在迪伦的每一次创作转折中,他都能吸引到新观众,取代那些流失的乐迷。
1966年夏天,迪伦在纽约上州遭遇摩托车车祸。随后他退出公众视线,直到1974年才重新开启巡演。不过,他从未辍笔离开歌曲创作。《沿着瞭望塔》、《躺下吧,女士》、《敲开天堂之门》等数十首歌曲成为标杆。迪伦的歌曲被六千多名艺术家翻唱,如猫王、吉米·亨德里克斯、滚石乐队、乔治·哈里森、史提夫·旺达、比利·乔、U2乐队、加斯·布鲁克斯和阿黛尔。
1975年,迪伦发行著名的专辑《轨道上的血》。同年,他开启了“滚雷巡演”,率领一群摇滚明星、诗人、剧作家和民谣歌手组成车队,一起上路。“滚雷巡演”的场地均为美国东北部小镇的老旧厅堂,演出很少事前预告,甚至不告而至。当迪伦的国家正因尼克松总统的辞职和越南战争的失利而蒙羞时,他的演出展现出一个更美好的美国。“滚雷巡演”在1976年落幕,此后迪伦又举办了三千余场演唱会,发行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专辑。
《我不在那儿》
1998年,迪伦的专辑《被遗忘的时光》获得格莱美年度最佳专辑奖。2001年,他为电影《奇迹小子》创作的插曲《事过境迁》荣膺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进入21世纪,迪伦出版了备受推崇的题为《编年史》的回忆录,主持了一百集《主题时光电台》系列节目,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以他为主人公拍摄了两部传记纪录片。2007年,六名演员在托德·海恩斯导演的实验电影《我不在那儿》中分别扮演不同时期的迪伦。2018年,迪伦策划了一个艺术项目,特别重现了著名的《地下乡愁蓝调》视频中出镜过的提词卡,这段视频也是“真实电影”先驱彭尼贝克执导的经典影片《别回头》(迪伦1965年英国巡演纪录片)的开场。
《重访61号公路》
布鲁斯·斯普林斯汀曾说过,迪伦在1965年发行的专辑《重访61号公路》中勾画的美国符合他对自己祖国的想象,这是第一次有人让他产生这种认同感。博诺曾经称迪伦为“他的”美国总统。迪伦获得过美国总统自由勋章、美国国家艺术勋章、普利策奖、瑞典宝拉音乐奖和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2016年,瑞典学院向迪伦颁发诺贝尔文学奖,因其“在伟大的美国传统歌曲中注入新的诗意表达”。迪伦是首位也是唯一一位获得此项殊荣的歌手和词曲作家。2016年12月10日,诺贝尔文学奖评委贺拉斯·恩达尔教授在颁奖仪式上发表致辞,探讨了迪伦无与伦比的才华,赞扬他用语言升华音乐,用音乐升华语言:
“迪伦的毕生作品已经改变了我们对诗的认知——诗是什么,及其如何产生作用。鲍勃·迪伦作为一名歌手,值得与希腊的声乐家、罗马的奥维德、浪漫主义空想家、蓝调歌王歌后和诸多造诣非凡但被遗忘的大师共享盛名。如果文学界的人对此不满,那他应该记得:诸神并不写作,他们只歌唱舞蹈。”
一位历久弥新的艺术家
迪伦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进行视觉艺术创作,但直到2007年他才在德国开姆尼茨艺术收藏馆举办首次画廊个展——“填绘留白”。之后,迪伦创作了涵括素描、绘画和雕塑领域的大量作品。
鲍勃·迪伦 “铁道系列” TRAIN TRACKS, 2007
1973年,迪伦出版了《写写画画》。书中收录了他在1961-1972年间创作的歌词,部分歌词还配有当时的原创素描。《写写画画》是迪伦首次为自己的歌曲配上插图,2018年推出的“书写世界”系列则是他的第二次尝试。该系列荟萃六十首迪伦最为脍炙人口的歌曲歌词,每篇歌词皆为亲笔手写,并搭配一幅素描原作,凸显迪伦的词曲创作和他的视觉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迪伦的歌词时而弯弯绕绕,时而大道直行,时而高高在上,时而喁喁谈心。他是歌曲创作巨匠。迪伦反复审视自己的歌曲作品——对它们进行微调和修饰。现场演出时,他经常对知名歌曲做出新的演绎。在“书写世界”中,部分歌词只是替换了其中几行,另一些歌词则是完全重写。铅笔素描延续了这种过去与现在、凝固与流动的对话。
1989-1992年间,迪伦在巡演美国、欧洲和亚洲的路上描画了一批速写。后来,它们成集以《填绘留白》为名由兰登书屋出版。虽然原作已经遗失,但迪伦后续对这些速写进行多次重新创作,并加以颜色及深入画面。“填绘留白”系列描绘着旅途中的生活景象:肖像、地标,以及无名之地的安静角落。其中的“铁道”、“桥上的男人”和“红狮酒吧里的女人”已成为标志性作品。迪伦解释说:“我只是随兴而画,随时随地都能画。我一直想着,画画的时候不去刻意为之、不去自我指涉,把我当时看到的世界客观地表达出来。”
鲍勃·迪伦《红狮酒吧的女人》WOMAN IN RED LION PUB 2007
迪伦的观察力鼓励我们用全新的眼光审视那些司空见惯的事物。在迪伦的笔下,无论是一辆废弃的自行车,还是一间空荡的公寓,都被注入捉摸不定的可能性。仅仅是贯穿田野的道路,也会蕴含着希望。曾任英国桂冠诗人的安德鲁·姆辛写道:“空椅子、单人间、俯瞰着停车场与后巷的窗户,都给人以伤感的理由,但它们发出的声音完全无法掩盖这些作品的活力,那些雕塑般的造型和大胆的用色都让人感到愉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们达到了平衡,也就是说它们都是全新的、刚刚造就的。”
“亚洲系列”(2011年)的灵感来自迪伦在日本、中国、越南和韩国的旅程。迪伦参考档案电影、速写和照片,用柔和的色彩勾勒街景、室内场景和人物肖像。用他的话来说,“我的想法就是各归其位”。随后的2013年,迪伦又创作了“新奥尔良系列”,表达他对这个爵士音乐诞生地的情感。新奥尔良地处61号公路最南端,后者也被称为“蓝调公路”,许多非裔美国音乐家为谋生奔波在这条路上。61号公路纵贯整个美国中部地区,经过迪伦的家乡,直至美加边境。它与密西西比河平行,从新奥尔良到孟菲斯,再从孟菲斯到芝加哥,承载着美国的音乐传统。同年,“新奥尔良系列”在意大利米兰王宫首展。
鲍勃·迪伦素描与绘画作品
迪伦也经常用铁创作一些雕塑和门——这与他在明尼苏达州铁矿区长大有关。“我从小就和铁打交道。我在铁矿石产区出生长大——在那里,你每天呼吸的空气都带着铁味。我也一直在用铁创作各种各样的东西。” 5从1980年代开始,迪伦重拾旧时的工具,对它们加以改造,制作出兼具装饰性和功能性的铁门。 它们饱含符号、玩笑和影射,但又保留了原有的粗犷,风霜犹在。2013年,迪伦的首个铁艺作品展“情绪波动”在英国伦敦翡翠画廊揭幕。
自上世纪60年代早期,迪伦作为歌手和词曲作家成名以来,巡演就一直是他艺术表达的主要手段。他一年的表演高达一百场次,至今没有放缓节奏的迹象。他熟悉这个国家的公路、城中街道和偏僻小径。“平凡之路”(2016年)将美国风景徐徐展开在世人面前。用迪伦的话来说,他“奔波在这块土地上,心有所感,付诸笔墨”。 通过“平凡之路”系列,迪伦用速写、水彩和丙烯画带领观众踏上美国视觉之旅,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地方找到美。透过散落在美国东西海岸之间辽阔土地上的备有投币唱机的小酒馆、免下车餐馆、路边酒吧和小饭店,迪伦捕捉到这个国度经常被忽视的一面。时间是流动的,地点亦非永恒。然而,“如果观众到访画中实景,他们看到的会和我看到的一模一样。这是我们的共同纽带。” 在辽阔地平线上的“无尽公路”和壮观的纽约大都市门户 “曼哈顿大桥”,都象征着美国梦,激发观众对于无限机遇、冒险和发现的想象。
鲍勃·迪伦《无尽的公路》 ENDLESS HIGHWAY 2016
迪伦创造力勃发,用他宽阔的视野走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从未停止。创作于2019年的二十五幅巨大画布装置就是明证。这些巨幅作品从迪伦独有的视角呈现美国风貌全景。迪伦的作品邀请观众踏上一段从城市到乡村、从夜晚到白昼,片刻不停、全年无休的旅行。正如他在1965年所唱的那样,“人不是忙着求生,就是忙着求死”。 迪伦自始至终都放眼远方,永不停歇。他有独一无二的天赋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在各种艺术形式上都有所成就。他鼓舞了数百万人,使他们相信一个人能走多远并不取决于起点在哪里,而是取决于他内心的力量有多强大。迪伦身体力行,证明了对于有才华、有毅力的人来说,一切皆有可能。只要敢想敢做,梦想就会成真。
(作者比尔·弗拉纳根为美国作家、电视制作人和播音员,曾发表了三部小说和三部非虚构作品,为《纽约时报》、《名利场》、《时尚先生》、《滚石》等多家报纸杂志供稿,并撰写了五张鲍勃·迪伦专辑的唱片封套说明文字。)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