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艺术品-宋文辉图
今年3月以来,一家信托公司家族信托业务部门负责人胡强(化名)每周都会带十余位高净值客户前往上海北京东路附近的画廊与艺术品展厅参观。
“目前,不少高净值客户斥资逾千万元投资油画等各类艺术品。”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但他更看重的是,这些高净值客户的艺术品传承需求。多位高净值客户坦言,他们打算将这些艺术品先收藏起来,传承给下一代;或者在数十年后高价卖出,所得财富留给下一代。
这也驱动胡强所在的信托公司决心将艺术品投资管理纳入家族信托业务范畴。
“然而,由于缺乏艺术品投资管理方面的人才,目前我们只能将艺术品投资咨询、估值判断、收藏管理,买卖交易等事务委托给值得信赖的第三方机构完成。”胡强坦言,除了人才短板,更令他苦恼的是,年初某大型信托公司旗下艺术品信托所保管的艺术品离奇失踪,让不少高净值人群对艺术品纳入家族信托颇不放心,导致相关业务开展速度偏慢。
“要打消高净值客户的顾虑,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胡强认为,尽管这项业务并不好做,但公司高层依然认为,只有打通艺术品投资管理与家族信托的隔阂,才能打造自身家族信托业务的特色。
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补短板
“去年底以来,我们就发现越来越多高净值客户开始对艺术品重燃投资兴趣。”胡强透露,究其原因,一方面,信用债与非标资产踩雷事件不断,令高净值人群对传统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担忧骤增。另一方面,近年股市等权益类资产价格波动剧烈,也让部分高净值人群降低配置比重,其结果是他们将“截留”出来的资金转向颇具投资价值且估值不菲的艺术品,寻求长期且相对稳健的回报。
让他更兴奋的是,不少高净值客户坦言自己投资艺术品不是为了短期炒作高卖低买,而是想将艺术品传承给下一代,作为财富传承的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说服公司高层迅速在家族信托业务里增添艺术品投资管理服务。”他直言。起初,公司内部主要引入此前从事艺术品抵押贷款工作的员工负责这项业务,但这些员工缺乏艺术品估值判断、收藏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导致业务发展一度“错误百出”。比如有员工建议客户将此前收藏的象牙艺术品纳入家族信托,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当前商业性象牙加工销售活动已全面被叫停。
最终,胡强所在的信托公司决定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作为艺术品收藏管理与估值判断的负责方,协助他们共同管理家族信托里的艺术品资产。
胡强透露,目前他经常带领高净值人群参观的画廊与艺术品展厅,不少是与他们签订艺术品管理合作协议的第三方专业机构。这种做法的好处,一是高净值客户在购买心仪的艺术品后,他们可以直接提供艺术品收藏管理与未来买卖价格时机的建议。二是他们也能向信托公司及时提供最新的艺术品市场投资动向,便于后者向高净值人群提供更全面的艺术品投资咨询服务。
不过,今年初某大型信托公司旗下艺术品信托所保管的艺术品离奇失踪事件,还是让这套模式遭遇不小的冲击。
胡强回忆说,近期多位高净值客户担心如果将自己购买的艺术品存放在这些画廊或艺术品展厅,是否会遭遇监守自盗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带领用户多次拜访参观这些画廊与艺术品展厅,只有彼此建立互信关系,上述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高净值群体在顾虑什么
尽管信托公司力推艺术品纳入家族信托,但不少高净值客户对此态度不一。
一位高净值人士坦言,自己至今不大敢将艺术品委托给家族信托服务机构开展投资管理。究其原因,自己曾受投资机构“误导”令艺术品投资损失惨重。前些年艺术品市场低迷,令上述投资机构一再建议他抛售艺术品套现避险,如今他发现这些艺术品当前估值比他出售时高出逾千万元。
这也给他留下深刻的阴影,即投资机构未必准确把握艺术品投资交易的趋势,家族信托服务机构同样“不例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更多高净值客户主要对艺术品收藏管理不够放心。毕竟他们希望将艺术品收藏至少数十年传承给下一代,如何确保这些艺术品在未来数十年毫发无损,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即便不少信托公司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助管理,但他们能否做到万无一失,同样缺乏相应的成功案例。
在胡强看来,高净值客户的上述顾虑目前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因为他们正邀请在欧美拥有数百年艺术品收藏管理经验的专业机构协助他们管理家族信托里的艺术品资产。事实上,目前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乏一个艺术品投资到收藏管理、交易退出的操作闭环。
“以往,我们接触到不少富豪,他们希望家族信托资金能投资一些长期资产实现保值增值,而艺术品的稀缺性与投资价值,可以成为实现财富长期保值增值的一个重要载体。”他透露,此举还能给某些家族信托里的艺术品交易退出提供“渠道”。但现在这些富豪在搭建家族信托架构时,明确要求资金暂时不投向艺术品,导致这个闭环无法建立。
“也许是这些年艺术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让这些富豪依然认为国内艺术品投资泡沫较重,不愿轻易入场。”胡强认为。
(编辑:张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