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存有“缺陷”的美》 ppt 截图
近日,“镜庐燕谈”活动在镜堂艺术工作室举行,活动嘉宾有祝浩涵、余怀龙、郭潇及黄积鑫、王仲凯等。活动由龙友博士主持,前后共进行三小时,可谓内容丰富,角度新颖,从书写中的“自然”这一概念而展开深入的讨论。其中既有基于传统文献的梳理而进行的阐述,也有从西方哲学、佛教思想、道家“生态论”等角度而展开的讨论,还有藉由经典作品的细致阅读而进行的深入辨析。嘉宾们从不同领域阐述对“自然”问题的理解,使不同领域的知识在此碰撞、互动。虽然大多数议题已经溢出书法研究领域的界限,但为书法领域理解“自然”问题提供了更多的路径与可能性。本次活动同时开通网络直播,各地书友在线上积极参与,一时引来了书法界诸多学者的热议。
活动现场
嘉宾及活动内容简介
郭潇
清华大学哲学系硕士生
研究方向:儒学、中国古典书画理论
议题:《张怀瓘的“自然”与“古法”》
摘要:张怀瓘的书论在研究者中获得了“创新革命”与“传统复古”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要想理解这种张力的意义一定要考察他对“自然”的认识。这种自然观念与郭象“性分”“独化”的诠解一致,强调万物按其本性的自然展开。其“复古”的面向实际上体现在以“自然”为“朴”,即“反本”,而其中恰恰又蕴藏着万物自身的原初丰富性,并且这种新变的力量必须基于“反本”之“古”来理解,否则便会流向“俗”。另外,这种对“自然”的理解与作为“传统”的“古法”具有内外张力,所以张怀瓘基于“神采”的品评体系实际上存在内在疑难。
援引张怀瓘在《评书药石论》中有这样一段话:“俗且还淳,书未反朴…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复本谓也。书复于本,上则注于自然,次则归于篆籀,又其次者,师于钟王。”
书写最好的取法对象应是在观察自然,学习自然和顺应自然中获得,而这里的自然应是指一种内在的“无智故”,意味原本如此,非造作。书法的本性应如张怀瓘在《六体书论》所描述的:“字势生动,宛若天然。实得造化之姿,神变无极。”
真正的“自然”与原始的“神变”一定是紧密相连结,如果我们当下的书法传统需要继续延续,那么我想我们需要将更多的关注点转移到所谓“自然”与“古法”之间的关系。
余怀龙
清华大学博士生
研究方向:环境哲学、伦理学
议题:《浅谈海德格尔的“自然”概念 》
摘要:海德格尔认为,自然是人的规定根据,是当下在场者的自我开启和自我封闭的统一,是使过去经验的一切在将来之际的统一,是既绽开又持留的强力。所以人的实践活动只有在其自然状态中才能实现完善。这种思想对书法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对于书法,它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实践活动。古代中国的文人都能在这种实践活动中达到其自然状态,并实现其人生价值。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人们日益在现代性的技术与资本中丧失了其真正具有内在美善的实践活动,从而不能回归到自然状态中去。然而书法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它的重大价值与意义是让我们重新回归到那种自然状态中,回到书写的“自我生成”和“自我涌现”,让我们的书写达到一种“完善”。
祝浩涵
清华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
研究方向:经学、理学,佛教哲学
议题:《缘起与自然》
摘要:佛法以缘起为核心,遍破而不立的般若思想又专以否定实有本体为职事,这与郭象等以“自生”、“独化”为核心的自然思想处于对立之中。这使得自然与缘起的冲突,构成了六朝时期二教争论聚讼的焦点。但自然作为“本无”这一遮诠本体的根本属性,自然在六朝时也与佛教真如、佛性等本体概念发生了联系,从而在后期禅宗发展出“平常心是道”、“本来自性天真佛”思想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每个个体都有一个不变、永恒、独有的“自性”,这个本体的“自性”所延展出的“必然”与“偶然”都称之为“自然”。
黄积鑫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议题:《“自然”观念的泛化——以唐代草书为中心》
摘要:由张怀瓘书论出发,分析“自然”观念的演变。他认为,研究“自然”观念,除了在中国哲学史里去追溯它的起源与变化,以及这一观念在其他领域的渗透,特别应该关注到书法本身的特殊性。“自然”这一类范畴成为书法审美的最高旨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过魏晋之后,“自然”几乎被等同于“道”,而它具体渗透扩散到书法是通过“日常书写”这一机制来连接的。
王仲凯
山东大学博士生
议题:《“道”与“自然”》
摘要:从生态存在论的角度对道家“道法自然”的观念做出了解读,阐述了道家以“无己”的修养体达天人合一之境的美学旨趣。在解读中将道家思想与张怀瓘的“书能入流,含于和气”、“骋纵横之志,散郁结之怀”等一些书法理念作了比较。在讨论环节中主要认为古人的生命状态及其书写统乎一气,现代人可以结合古代哲学思想,通过对书法的鉴赏、学习去尝试加深对古人生命意趣和精神境界的体察和理解。
龙友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
清华大学博士后
研究方向:唐宋书法史
议题:《自然:存有“缺陷”的美》
摘要:人的书写归结到底是身体的运动,即由手与毛笔配合而发出的动作所形成的痕迹。长期以来,我都习惯于反思身体运动与书写的关系。今天所讨论的话题,正来自于因实践中遇到的困惑而引发的思考——叙述在细读经典过程中小小的发现。即如王羲之的“左侧斜笔”趋直现象及怀素《自叙帖》中的“败笔”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综合考察、训练以及印证,似乎从中找到了一把尺子,可以暂且用它来测量书写中的“自然”。“左侧斜笔”的趋直,从汉简到楼兰残纸,再到杨凝式的《夏热帖》,成为一种一贯的现象;而《韭花帖》同为杨凝式的作品,且很难从中找出类似的笔触。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这种现象做出初步的判断,当书写者进入某种“自然”的书写活动时,一些笔触会因身体的某些限制而产生特定的形态。就像趋直的“左侧斜笔”,看起来是“缺陷”,有时却能反应自然条件下的书写状态,没有刻意的回避。怀素《自叙帖》的“败笔”,与此形式不同,却是异曲同工。在其连续书写状态下,毛笔的收束与散开是不可回避的物质特性,这种不断转换的状态正好应合书论中的“开合”关系。因为这种关系的作用,书写者不受主观控制的情况下,出现“败笔”的概率极高。怀素在书写时并不回避这类笔触的出现,并将其纳入到他的笔法体系中,或许与某种“自然”理念下的判断方式有关。对于这类现象的考察与总结,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到经典,并为理解经典提供基础性的信息。
《自然:存有“缺陷”的美》 ppt 截图 2
《自然:存有“缺陷”的美》 ppt 截图 3
《自然:存有“缺陷”的美》 ppt 截图 4
活动进行到尾声,在场的书友向嘉宾们提问并获得回应。现将部分内容摘抄如下。
第一问:
余老师您好,我对于西方哲学观念非常陌生,我这里有两个问题想请教您,一是想请教您,如果我们想要学习一些有关于“自然”或是“经验”相关的的西方哲学类的书,有哪些书籍会在入门阶段比较适合。另外,今天您提到,自然即是一种自我“生成”与“涌现”、“绽开”这样的一种状态,是当下在场者在此时的自我开启和自我封闭的统一,也是与过去经验的一切与将来之际的统一。我想问的是作为一个艺术从业者,我们在经过当下的教育模式形成的一种身体的、技术的以及思考模式的经验之后,有没有某种途径可以去摆脱这种对过去经验和既得知识的依赖,转而更多的可能性在“自我开启”当中,延伸出更多、更“自然”的艺术创造力。
余怀龙博士答:
关于第一个问题,入门的哲学书有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哲学史书是学哲学的最佳入门书。
第二个问题我是这么思考的,如果你要在艺术上有所突破的话,你只有向最伟大的艺术家学习,学习他们的作品。如果你想摆脱经验、技术还有身体和以往思想对你的影响,你依然需要去以往最伟大的艺术家那里学习,学习他们如何创造、又如何实践。他们的实践经历就是一种自我突破的经历,或者是基于天分,或者是基于训练。
我的讲话也说到过,如果我们实在没有那种天分,我们就在自然所赋予我们的能力之内做事。总之,不论是天才还是我们普通人,我们都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二问:
在书法创作前,我们精心构思、安排章法的各个部分,以某种整体效果为目标的创作,完成某种“自然”的整体效果。请问各位老师,这种“自然”与不假思索那种“自然”的日常书写相比较,哪种更贴近“自然”?或者何者更好一些?
龙友博士答:
首先,有谋划的“自然”,在我内心是不把它当成真正自然的。我认为,书写的自然是有“法”的大致指引,而书写者内心深处此刻正经历什么,它是不能给予的。那种拿起笔不加思索的书写跟“谋划”还是有区别的。放弃“制作”,让情绪和身体融会于书写。这样的“自然”,才可能是你这个人在此时此刻的印证。
活动花絮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