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瑞吉特》中的一幕 图片来源:Charlotte Prodge/Koppe Astner/PA
艺术家夏洛特·普罗杰(Charlotte Prodger)用iPhone拍摄了一系列短视频,展现了火车窗外的苏格兰乡村风景、暖气片上的T恤、拍打着灯的猫咪。这一系列视频使得她最终捧得2018年的特纳奖。当地时间4日晚上,特纳奖颁奖典礼在伦敦举行。小说家奇玛曼达·恩戈齐·阿迪奇埃(Chimamanda Ngozi Adichie)宣布获奖者为夏洛特·普罗杰。
普罗杰居住在苏格兰格拉斯哥。20年来,她一直致力于创作动人心扉的作品,并曾在许多著名当代艺术期刊上发表作品,但人们对她仍然不太了解。评委会说,她晚近的作品有了一些新的突破,她拓宽了作品的创作方式。普罗杰在获奖之后表示:“我感到非常荣幸,真的很惊讶。这太离奇了,太棒了。”
这位艺术家解释道,她之所以用iPhone进行创作,是因为她经常独自一人进行拍摄,而这部手机就像是她自己的延伸一样:“当你行走在这个世界中的时候,手机使用起来更方便,也令人更加舒适。对我来说,所有的东西都在里面。”
特纳奖奖金为2.5万英镑。当被问到会用这笔奖金做什么的时候,普罗杰回答说:“我会用它来生活。我会用它去支付我的房租、我的工作室租金以及其他账单。或许会犒劳自己一下……或许买一件漂亮的夹克……不要拦我。”
作家奇玛曼达·恩戈齐·阿迪奇埃(左)与泰特美术馆的馆长玛丽亚·巴尔肖(右)为夏洛特·普罗杰颁奖 图片来源:Peter Nicholls/Reuters
英国泰特美术馆的馆长阿历克斯·法尔哈森(Alex Farquharson)是今年特纳奖的评委会主席。他说,普罗杰的作品“使用了iPhone这样常见的设备。她利用这种设备进行的创作,是我们迄今为止在艺术领域所见过的最具影响力的运用”。
普罗杰如今44岁。她曾在挪威的卑尔根艺术厅(Bergen Kunsthall)举办过个人展览,这也是她此次能够获奖的重要原因。她曾在那里展出了两部电影作品,《布瑞吉特》(Bridgit)和《斯通尼莫兰小径》(Stoneymollan Trail)。《布瑞吉特》长达32分钟,这部影片也参与了今年的特纳奖展览,正在英国的泰特美术馆进行展出。人们很难去解释这部影片。里面囊括了太多的东西,且大部分画面都是随机出现的。这部影片探讨了阶层、性别、性以及新石器时代的女神等内容。
夏洛特·普罗杰耗时一年才完成了这部影片,其中一些片段是在家里创作的,也有一些是在旅途中创作的。她的叙事当中似乎藏着自己的影子:上世纪90年代初,她在阿伯丁郡宣布出柜,当时的人们不知道她到底是男还是女,他们甚至把她的女友当成了她的女儿。在这部影片中,她还引用了朱利安·库珀(Julian Cope)的《现代古文物研究者》(The Modern Antiquarian)一书。
这位艺术家认为,这部影片从奇特的角度描述了身份认同的变化,探讨了风景、身体、技术、时间之间的相互作用。法尔哈森说,评委会认为,《布瑞吉特》“以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展现了过往的生活经历,通过不同的指代塑造了自我的感觉”。这部作品中蕴含了风景艺术的传统,在心理学层面也极具分量。“这部影片的结尾非常广阔,出人意料。我们都以为不会在iPhone拍出的视频中看到这样的场景。”
评委们耗时四个多小时,才最终达成了统一意见。“我认为,评委们有一点看法是相同的,那就是,这部作品的内容是电影媒体的创新,也是如何将其运用到艺术当中的创新。”法尔哈森说道。
今年特纳奖的四位候选人中有三位是个人,另一个是团队,提交的作品都是蕴含政治意味的电影。今年的特纳奖展览可能会令你难以忘怀,也可能看起来有些艰难,这取决于观者自身。当然,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应该草草走个过场,泰特美术馆建议游客利用四个半小时来参观这场展览。
评论家对这场展览也持有不同的意见。《观察家报》的劳拉·坤宁(Laura Cumming)将之称作近年来最为优秀的展览:“深深地吸引住了游客,十分迷人且令人震撼,具有高度的政治性,蕴含着重要意义。”《星期日泰晤士报》的瓦尔德马·雅努茨扎克(Waldemar Januszczak)则写道:“这场展览从头到尾糟透了。”
在今年的特纳奖展览中,许多游客最喜欢的候选人是“法庭建筑”(Forensic Architecture)团队。这一组织经常被人们形容为“建筑侦探所”,他们调查了许多州政府的犯罪以及世界各地的人权沦丧现象。这一组织位于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其中既有建筑家、电影制作人、记者、人类学家,也包括科学家、律师和软件开发者等等。“法庭建筑”在特纳奖展览中展示了其对2017年以色列警察劫掠事件的调查结果。在2017年的一个黎明,以色列警察对内盖夫沙漠(Negev desert)的一个贝多因村庄实施了劫掠。
“法庭建筑”是许多游客最喜欢的候选人 图片来源:Forensic Architecture/Tate/PA
特纳奖源自1984年,这一奖项有时令人十分愤慨,但有时也令人激动万分。特纳奖总是掀起重重争议,最近一次争议便是被提名者卢克·威利斯·汤普森(Luke Willis Thompson)所引发的抗议。
汤普森拥有欧洲和斐济血统,是一位新西兰艺术家,他的影片作品《自画像》(Autoportrait)也入围了特纳奖。这部影片的主人公是戴蒙·雷诺兹(Diamond Reynolds),她的男朋友费兰多·卡斯提尔(Philando Castile)曾被明尼苏达州警方射杀。人们指责汤普森利用黑人困境来赢得中产阶级白人的关注。9月份,抗议者们曾身穿印有“别拿黑人的痛苦赚钱”的T恤,坐在展览会的沙发上以示抗议。
第四位被提名的艺术家是莫哈艾门(Naeem Mohaiemen),他有两部长达90分钟的影片参加展览。其中一部讲述了一个生活在废弃飞机场的男人的故事,另外一部则记录了孟加拉国历史上的重要时刻。
最终获奖者由评委会推选得出。今年的评委有艺术评论家奥利弗·巴夏诺(Oliver Basciano)、巴塞尔美术馆馆长埃琳娜·菲利波维奇(Elena Filipovic)、霍尔特-史密森基金会(Holt-Smithson Foundation)的执行董事丽莎·勒福(Lisa Le Feuvre)、以及小说家汤姆·麦卡锡(Tom McCarthy)。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