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广州当代艺术多层次发展 博物馆零售提供新方向

2018-11-27 15:52:44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许望

   
自发集结的民间组织正在助力广州当代艺术积极发展,K11入驻广州带来的博物馆零售则为其注入了一股新力量。

2.jpg

  自发集结的民间组织正在助力广州当代艺术积极发展,K11入驻广州带来的博物馆零售则为其注入了一股新力量。


  作为南方的文化艺术重镇,二十世纪的岭南画派曾经让广东与京派、海派“三分天下”。随着当代艺术迅猛发展,798艺术区早已发展成北京的地标性符号,M50创意区和西岸文化走廊为上海不断繁荣的当代艺术展览和博览会提供了空间,而广州的当代艺术生态,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看来,“跟上海、北京比还是有一个比较大的落差”,不过“近些年民间组织和自我组织在迅速发展”,为广州的当代艺术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


  与此同时,另一种形态的艺术模式也加入到广州当代艺术生态的建设中来,即以博物馆零售为主打的K11购物中心。11月14日,广州K11推出开幕艺术展——“放纵的超体(Dionysian Super-X)”,聚焦新技术环境下的个体感知和世界观照,以三部曲的形式,多元化地联动机械、音乐、影像、剧场、LED互动、AR、VR等元素,贯穿整座广州K11,令观众置身巨型艺术“超体”。


  胡斌担任“放纵的超体”三部曲中“众物狂欢”展览的策展人,他表示,艺术走进商场,为触达更广范围的观众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从整体来说,K11艺术空间帮助广州当代艺术“建立起多层次发展的方式”,“是一个比较好的倾向”。


  民间力量为主


  “我有时会惊讶地发现,广州的街头巷尾出现了很多我也不太熟悉的当代艺术空间。随着当代艺术家越来越多,他们需要展示的平台,公立的美术馆或者以往的艺术机构不能够满足这种要求,所以就有民间空间的涌现,以及艺术家和策展人的自我组织,填补了缺憾。”胡斌说道。


  目前广州活跃的当代艺术民间机构包括广东时代美术馆、黄边站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录像局、观察社、博尔赫斯书店艺术机构等,2016年,上述五家非营利机构还组建了“广州五行非营利艺术机构联合会”,以合作促进广州当代艺术发展。商业机构方面,则由维他命艺术空间、广州画廊、本来画廊领头。


  在影响广州当代艺术发展的因素中,除了民间组织的自发抱团,胡斌认为,还有一个关键的点在于,广州年轻人趣味正在发生迅速的变化,“我们以前动不动就讲岭南画派,的确有很多收藏家、资本更多关注偏传统的岭南画派或者岭南画派后续的艺术家,新兴、前卫的艺术探索不在他们的关注范围之内。但是近些年来,整个文化氛围在变化,尤其是有很多海外学习回来的人,使得整体艺术趣味在发生变化,这也促使自发的民间当代艺术空间越来越多。”


  经济对于艺术生态的推动作用也不容忽视,胡斌表示,深圳近些年来被认为当代艺术发展得非常迅速,就是因为其艺术空间和博览会受到广泛关注。2017年,深圳“设计互联|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开幕,不仅请来建筑大师槇文彦设计场馆,更是和世界一流艺术机构V&A美术馆达成五年合作计划,落地其首个海外展馆。而在这一切背后,招商蛇口的资金支持不可或缺。


  胡斌认为,随着广州的经济持续发展,相应的新兴文化氛围也会得到提升,“但是总体上我觉得官方体系变化不是特别的大,所以我还是比较看重民间组织的发展。”


  博物馆零售激发活力


  在胡斌看来,对于广州当代艺术生态,“K11带来一种新的力量,提供了另外一种方向”。


  全球首创“博物馆零售”商业模式的K11已步入十周年,目前在香港、上海、武汉、广州、沈阳开设有购物中心,每家K11都单独辟出定期举办展览的艺术空间,同时购物中心内也遍布艺术作品。


  在“放纵的超体”开幕前的“未来·城市生活”论坛上,K11创始人兼著名艺术收藏家郑志刚表示,K11还将继续在香港、深圳开店,助力大湾区的艺术生态发展。


  广州K11自2018年3月31日试运营以来,截止到10月底,客流量已突破千万。在全面试运营半年多的时间里,广州K11延续了“为公众展示国际国内当代艺术的多元合作和跨文化碰撞”的定位,先后举办了当代艺术家陈维个展“Where Are You Going Tonight你今晚去边”、广州本土艺术家姚小菲的“气与梦”、日本前卫艺术先驱田名网敬一的“田名网敬一作品展”等艺术展,以及一系列以艺术展览为学术轴线的讲座。


  作为正式开幕的大展,“放纵的超体”将K11艺术空间的先锋、前卫气质展露无遗。展览分为人机叠影、众物狂欢、仿生迷廊三个部分。其中,chi K11艺术空间的“众物狂欢”以三位艺术家的作品构建了一个“万物乐园”。


  彼得·威廉·霍尔顿通过计算机编程驱动物件和“肢体”进行有节律的“舞蹈”和发声,从而形成一种“众物的合欢”的独特效果。在《自体基因》中,排列整齐的雨伞伴随着歌曲的旋律或快或慢地收放,由此,隐退了人的存在的机械运动被赋予了具有灵性的“浪漫”情调。


  新媒体艺术家胡为一的创作常常力图在日常品、自然景观以及身体欲望之间建立奇异的关联。他的《低级景观》系列作品汇集了形形色色的“低级物品”,按照他的逻辑以机械带动,形成极富穿透力的影像剧场。


  艺术家童昆鸟则如“造物主”般,将从各种渠道收集而来的物品进行重新的嫁接,有机的,无机的,废弃的,新购的,静止的,发声的,完整的,残缺的······它们被艺术家以天马行空的思路混搭在一起,组成富有个性的怪诞而幽默的“超级玩具”。


  与“众物狂欢”呼应,“活·现艺术”空间呈现“人机叠影”新媒体影像装置。艺术家田晓磊特别进行了关于人机结合新生命体的创作,设想人类通过外挂和内挂趋于多样性和自主选择性的演化,他用艺术家的视角创造了未来的世界标本。


  “艺术廊桥”的“仿生迷廊”展,则探讨结合了生物结构和机械动力的强大仿生机械。展览通过 LED 互动、AR、VR 等不同方式的新技术手段,带领观众进行虚拟机器人屏幕互动、迷宫探索、机械生物收集与解析等一系列体验活动,让人在虚拟游戏中体验表象与实质、机械与肉身的互换和共生关系。


  “放纵的超体”有“爆款”的潜质。K11打造爆款展览的能力从上海chi K11美术馆的运营上可见一斑,2014年及2015年,这里曾先后产出过“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及“跨界大师·鬼才达利”展等人气爆棚的展览,引领了上海近年来持续不断的大师艺术展热潮。


  但另一方面,也有声音质疑艺术走进商场是为了活跃气氛、带动人流、迎合观众,胡斌认为,不应当以这样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相反,艺术作品在商场能够直接和广大观众群见面,而不需要他们专门去美术馆,那么在这样的便利条件下,应当考虑的是艺术展览能为购物者、观众提供怎样的思考,“我们还是要引导大家在当下的生存环境里,思考切身感受到的一些问题,包括新技术的发展对于人的存在造成的冲击等等。”


  他进一步表示,“商场里的艺术一方面满足视听的愉悦,一方面带来某种思考。这是件挺好的事情。”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