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文化遗产大国,目前拥有世界遗产53项,其中文化遗产36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项,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官方普查登记的文化遗产资源浩如烟海,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近76.7万件;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登记近87万件。
然而中国近200年来也是文化遗产的主要流失国,海外中国文物数量大、质量精。据有关学者的不完全统计,中国流失海外文物或可达500万件,分藏于世界各地的文博机构以及私人藏家手中。
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局部)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艺术、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杨晓能对“澎湃新闻·艺术评论”表示,论坛的筹备源于几年前,中美之间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在美国引起很大争议。对于该项协议的争论分为两派,考古界、学者支持这一协议,博物馆从业者多数反对。实际上藏品主权的归属与追索是国际性问题,比如大英博物馆展出的希腊神庙浮雕,希腊政府一直要求归还,但至今没有达成协议,它不是光涉及到文物问题,实际上涉及一个国家的历史背景、政治现状、法律、外交、政治关系等,我是第一个尝试做这样一个跨学科国际论坛,也为相关的交叉学术研究和国际合作建立一个新平台。
杨晓能此前曾在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中国部任职多时,熟谙西方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据其介绍,包括美国华盛顿的弗利尔美术馆、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堪萨斯市的纳尔逊艺术博物馆、波士顿博物馆和克利夫兰美术馆,法国的吉美博物馆和枫丹白露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以及日本的诸多收藏机构都收藏有中国的艺术珍品。
此次论坛旨在从不同国度、不同学科、不同角度来探讨文化遗产的积极与消极方面,包括收藏和交易的史实,考古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盗劫和走私行为的防范,藏品来源的认证与合法性,藏品主权乃至归属与索还,海外文物在考古学、美术史和文化交流方面的意义,以及各国是如何规范境内外的文物交易,与会学者就未来国际合作提出建议。
“文物法”与“非遗法”能否统筹为“文化遗产大法”
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志今作题为《文化遗产法治建设在中国》的主旨发言,他认为,中国正在积极探索文化遗产法治建设,当前国家正在通过完善立法,推动地方立法、加大文物市场监管力度,与国际组织合作打击跨国走私文物犯罪活动等方式,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意大利国家文物保护局副局长阿尔贝托·德雷吉布斯作题为《意大利文物保护的实施》的主旨发言,详细介绍了意大利文物保护的体制和执法机构,以及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意大利本土和国境之外的文化遗产进行调查、培训、咨询和协助等活动,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在听完意大利国家文物保护局的有关专家的主旨发言后,杨志今表示,意大利文物警察的这种制度设计是很好的,中国没有专门的文物警察,有文物文化综合执法队,文化综合执法队对于文物的盗窃案、走私案去进行调查,但是执法都是由公安部门统一执行。“我们一直呼吁,应该建立中国的文物执法警察,但是中国的这种体制机制实行起来难度很大。中国土地广阔,田野文物数量巨大,我到各地调研,文物部门疲于奔命应付,如果有一支专门的文物执法警察队伍,我想对于文物保护会发挥很好的作用。”
“意大利的文物警察,法律赋予的职能很广,包括打击文物的走私、自然灾害以后的重建、少儿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这个做法很好,非常值得我们的学习。”杨志今说。
有与会学者提出,随着“文物”、“文化遗产”等概念的变迁,我们在修法时,有没有可能把“文物保护法”改成“文化遗产保护法”?“如果称呼上不统一,对文化遗产保护是很不利的。能否打破部门立法,从更高的视野考虑问题。”该名学者称。
杨志今说,《文物保护法》的修订已经列入十三届人大的一类立法项目,在文化系统内部,文物法和非遗法分属两个部门,在下一步文物法的修订中,要认真听取多方意见,考虑能否将文物法、非遗法统筹起来,出台一个大的文化遗产法。
美国盖蒂基金会主席兼CEO詹姆斯·库诺作题为《冲突地带的文化遗产保护责任》的主旨发言,他认为,冲突地带的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全世界都致力于合作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应考虑建立全新的法规或系统框架,并以此来保护冲突地区的文化遗产。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强跃作了《唐贞顺皇后敬陵被盗石椁回归永示》的发言,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作了《艺术家与文化遗产的“复活”》等相关发言。
唐贞顺皇后敬陵石椁图案白描
此外,论坛与会学者发言还针对“文化遗产的国际视野”、“文化遗产的内涵与演变”、“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遗产”、“海外流失文物追索”以及“现代科技与文化遗产传承”等方面展开阐述。从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国际协作机遇与挑战,到探讨如何在国际视野下开拓文化遗产保护;部分与会学者集中关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遗产保护情况,从乐器、绘画、陶瓷等不同方面对中日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异同进行深入剖析,还有学者谈及印尼出土文物、内地文物南迁入台、如何开展海外流失文物追索、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展示文化遗产,使文化遗产“复活”等议题。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