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这样的重要节点,各行各业纷纷回顾过去四十年来的发展变化,艺术界也不例外。11月9日,上海宝龙美术馆将推出“艺术史:40×40——从四十位艺术家看1978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大展,艺术史学家吕澎担任策展人。
10月29日,吕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谈论了策划本次展览的初衷,以及对这段艺术史的看法。
作为艺术史学家,吕澎一直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曾出版《20世纪中国艺术史》。他认为:“这一百年的关联性太强了,今天的当代艺术涉及到的很多问题,都跟过去有关系。如果对过去不了解,就解释不了今天。”
除此之外,吕澎每隔十年都会出版一本阶段性回顾的艺术史书籍,至今已出版三本,这也使得他在本次策展时不需要做太多的工作,“这四十年太清楚了,马上就确定了名单、方向、结构,严格说来是个现成的事儿。”据吕澎介绍,为了使观众了解得更加深入,本次展览将配套出版《中国当代艺术简史:1978-2018》。
谈及即将开幕的展览,吕澎指出,对于艺术家和作品的选择,都是基于他个人的艺术史观,通过本次展览,希望让更多人关注、研究这段历史。
记者:选择本次展览参展艺术家和作品的标准是什么?
吕澎:标准就是我的艺术史立场和观点,这个标准如果一定要把它表述出来,就是说不同的历史时期,艺术、文化、整个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在不同的艺术家那里都有不同的表现,那我是在这四十年里面去寻找那些表达了最突出的问题的艺术家。
从了解新艺术的角度来说,事实上我对这里面有些艺术家的今天一点都不感兴趣。但是从研究艺术史来说,他非常重要,必须考虑进来。比如罗中立,今天大家很少谈他,但这并不等于他在艺术史上没有一个重要的位置。
凡是他们的经典作品和老作品,这次原则上通通不展出,展的几乎全是新作品,就是要对比一下这些艺术家今天和昨天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记者:你是依据什么逻辑来进行策展的?
吕澎:按照艺术史的逻辑。伤痕、星星、85美术运动,1980年代后期的后现代现象,1990年代的转折,然后跟国际对接,直到2000年以后整个艺术语言的泛滥。这个展览谈论的全是问题,全是今天的艺术家怎么看待这个世界,而正是这种观看世界、解释世界的方法,才真正推动了国家文明的进步。
记者:四十年来,影响艺术家创作的关键时代因素有哪些?
吕澎:每个艺术家都不一样,这是一个前提。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有几个大的节点极其重要。第一个就是改革开放开始,一个人的思想要打开,必须了解这个世界,而了解世界是通过阅读、通过媒体、通过教育等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比方说当初中国美术馆的法国19世纪农村风景画,早年的毕加索、蒙克展览等等,都直接对陈丹青他们这一代艺术家产生影响。1980年代进一步的开放产生了85美术运动,它是西方思想出版等一切开放所产生的结果。然后1980年代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艺术家对艺术、对社会的反应越来越复杂化。到2000年之后,中国签署了两个重要的协议,一个是WTO,一个是联合国人权公约,表明中国愿意跟整个世界对话。2000年以后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直到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艺术市场开始下滑,2012年之后,急剧型滑坡。这些东西都对艺术家有影响。
记者:应当以怎样的态度和角度去看待这段时期的中国当代艺术?
吕澎:要基于中国的社会、历史和语境来谈。徐悲鸿为什么重要?不是因为他发明了写实主义绘画,而是他把西方的写实主义绘画带到中国,是他和他的同代人让中国有了今天的整个写实绘画的基础、教育和发展。所以很多事情要基于语境来讨论,今天我们在研究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时,不能简单地去看语言形式上的重复和不重复,而是要看产生这样一种现象的原因、结果和意义,这个才是最主要的。
如果仅仅从语言方式来讨论,那么各种语言之间的相互拼凑和搭配,都已经不可能产生一个所谓的独创。真正的独创,其实是把所有的要素用一种崭新的观点和崭新的视角去表达。所以在这个时候如果谈语言的纯粹性问题,在中国是不合适的,还是要看跟中国本身的关联性,以及艺术家在处理这种语言的方式上,究竟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
记者:做这个展览希望达到怎样的效果?
吕澎:目的还是让大家去关注该怎么看这四十年,一个人、一个展览、一本书影响也有限。每个人看法和角度都不一样,希望大家,尤其是专家研究者,不断深入展开研究,真正理清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当代艺术究竟是怎么回事。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