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新媒体艺术现状:相对低成本材料和低技术制作

2018-11-02 15:29:59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冯钰

   
你所熟悉的影像展现场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一间用幕布隔离的小厅,巨大的屏幕放映着视频?





  你所熟悉的影像展现场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一间用幕布隔离的小厅,巨大的屏幕放映着视频?或者是光线昏暗,点射灯照着墙上一个个iPad,里面播放着短片?那样的话,你在“游移”的现场,第一感觉大概会是“真不像个影像展啊”。国庆节前夕,一个名叫“游移”的新媒体影像艺术展在广州33当代艺术中心开幕。与近年来众多大型影像展相比,这个展览体量并不大,仅仅邀请了7位(组)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参展,但却能够给人留下比较明晰的印象。一个原因是,在目前国内对“影像”概念相对混沌的时候,它将“照片”、“纪录片”、“行为艺术的视频版”、“单屏电子合成影像”等大类从自己的目标中剔除了出去,而是专门集中讨论“双屏”、“多屏”、“装置化”的媒体作品。用策展人高远的话来说,这体现了一种多重框架,也构成了对影像作品的反思。


  现场


  多屏并置,游走于模棱两可的场景


  一进展厅,椰树银沙中几块礁石,半立在礁石上的iPad屏幕像是小小的旗帜,吸引你的注意力,这是艺术家梁半的影像装置。你最初注意到的不太会是屏幕中短片的具体内容,而是整体装置带来的新奇感。这,也正是策展人高远所观察到的,在新媒体艺术的语境下,当代影像艺术家常常以影像装置的跨媒介手段呈现其作品的整体。


  高远说:“这些艺术家往往通过双屏或者多屏并置、再造景框,以及画中画的方式和技术手段构建影像的自我意识,其意义产生于影像的动态过程中,游移于再现的不同模式之间。”


  从此次展览所选择的作品来看,艺术家梁半的作品是利用手机、ipad等便捷设备,每件作品都很短,只有几十秒种。多屏并置,作品意义游走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场景之间。


  艺术家卢征远的双屏并置影像装置《一对天空》,用镜面和玻璃房屋设置了观众的观看空间及路径,身在其中,仰头看到天花板上镶嵌在屏幕中的“一对天空”,你不知道自己看到的究竟是实在的天空影像,还是镜面反射出的这一方天空的镜像。似乎能感受到用网络视频等方式维持联系的异地恋情,或者看似极近,却不可接触的两颗孤独心灵。


  《晶体星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奇幻乐园,有各种卡通图像,有需要掷骰才能行进的迷宫,这其实是艺术家罗苇持续几年的跨学科项目,影像和装置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次布展的作品是六边形,具有144个房间的宫殿,用一个骰子进入到这个宫殿,每一次出发都可以掷骰子,然后进入到宫殿每一个区域,其中包含有艺术家对星座、能量等概念的思考,和与网络观众的互动。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教师叶甫纳的作品看似“土气”,其实包含了深刻的思考。她发现,西方古典绘画里的少女肖像,往往会选择正侧面(就是我们说的“只照一只耳朵,额头鼻梁嘴唇轮廓线无所遁形”视角)。这个角度会显示出人物的优雅、古典之美,是一种美术传统。而她在云南丽江驻留创作的时候,采访了村里的许多家庭,发现当代新农村家庭门口的装饰画、瓷砖画喜欢选择“美好家园”、“鹤鹿同春”之类的题材,而这也是村民们想象中的美丽乌托邦。因此,叶甫纳就将这两种图像加以结合,做成了这样一系列有趣的作品。她非常喜欢这种民俗的审美,觉得这些才是真正民间智慧的结晶。


  同样是多屏并置,叶凌瀚的作品讨论了电子虚拟图像对真实世界的覆盖,同时强调了信息和影像的流动性本质;出于对电子虚拟世界的敏感。而我们广州读者最为熟悉的01小组这次的作品《失乐园》依然“很游戏”。他们通过3D打印的方式,把电子信息实体化,做成一些可触摸的动物、人物以及很二次元的“对话框”,然后又通过定格动画拍摄的手段,将其再度转化为电子影像,形成一个故事线。这种双重转换正展现了虚拟再现的本质。


  访谈


  王端廷:新媒体艺术


  仍处在相对低成本材料


  和低技术制作的阶段


  展览开幕式当天,围绕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及现状,在33当代艺术中心举行了一场研讨会。会议上,首先发言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端廷告诉媒体,中国的新媒体艺术仍然处在相对低成本材料和低技术制作的阶段,他观察到年轻的新媒体艺术家们对微观叙事、个人叙事和日常叙事的集中表达,同时对他们提出了期望。


  问:对于此次新媒体艺术展,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呢?


  王端廷:我们都知道,艺术市场每况愈下,近两年更是如此,民营美术机构做的展览规模越来越小,尤其是没有商业价值的新媒体艺术的展示展览越来越少,所以首先让我感受深刻的是33当代艺术中心在这样一个市场背景下还能做新媒体艺术展览,这是非常令人钦佩的,当然最让我钦佩的还是艺术家,因为这些作品都不具有商业价值,几乎也没有多少人来收藏它们,但是你们仍然在坚持做这件事情,多亏了你们,也多亏了中国民营美术机构才使得新媒体艺术仍然能够存在、继续发展。我对这些艺术家充满敬意,对支持这种创作的民营艺术机构也是充满敬意。


  对艺术作品来讲,观念和思想还是最重要的


  问:您所观察到的国内与国外的新媒体艺术创作呈现出怎样的总体态势?


  王端廷:国内新媒体艺术创作举步维艰,在国外这样的艺术创作都有艺术基金会来支持资助,国内即便是国家艺术基金,对于新媒体艺术的支持还是不够的。


  所以,国外的新媒体艺术,特别是影像装置艺术,已经变成了高技派奢华艺术,它是大资金投入,是高科技制作,甚至是大团队创作,而我们的艺术家都是靠个人力量,靠个人经费来支撑这样一种创作。客观来讲,所谓新媒体科技技术的含量,包括设备,与国外艺术家相比,还处在比较弱势的地位。


  多屏呈现的艺术作品在中国80年代就开始有了,其实在西方更早,我是研究意大利当代艺术的,比如蓝色工坊,在80年代初都有12屏的显示器作品,他们的创作主要叫做互动影像作品。这种互动影像作品需要计算机技术支持,要有专门的软件设计人员,要有高成本的设计设备,但是这样的作品在中国当代艺术界非常少,几乎没有,这是令人忧虑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新媒体艺术仍然处在相对低成本材料和低技术制作的阶段,咱们都是用的小型化的设备,小型化的显示器,比如说ipad,比如说小的电视机,在西方这样一种微型化的影像艺术,好像几乎不太有了。这是我们当今影像艺术的困境在技术材料上的体现。


  问:现今影像艺术已经成为一种通用的艺术语言,不仅艺术家,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方便地使用影像来进行创作,你觉得未来的影像艺术会如何发展?


  王端廷:我们这次参展的艺术家都是80后,80后艺术家有80后这一代人的共同特点,即不同媒介的艺术家对微观叙事、个人叙事和日常叙事的一种表达。这与上一代艺术家有着本质性的差异,上一代艺术家体现出来的共同倾向是英雄叙事、宏观叙事、社会叙事,都有一种英雄情结,而80后、90后已经不一样了。


  这个特点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方面,80后艺术家的个人主义的倾向是上一代艺术家追求的结果,是上一代艺术家艺术创作逻辑合理化的发展。从这点来讲,我是肯定他们的艺术追求。另一方面看,他们这种作品表达的内容又有一种同质化的倾向,每个人都集中在各自的一个小点上,难以有对社会、世界、生命深入表达的揭示,他们似乎是在一个庞大画面中马赛克的一个点,这样的一种创作很难在同类人之间,有特别突出,让人注意的可能。


  现在是新媒体时代,我们通过媒体所看到的世界,实在是太纷繁复杂了。我们的思考,我们的视觉,仅仅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不对事物的内在更深层次的原因进行思考的话,作品就很难有一种很高的深度。我仍然认为对艺术作品来讲,观念和思想还是最重要的,语言永远在不断的更新,但是我觉得艺术家、人类对世界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我希望大家在这上面有更深的认识和更多的创造。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