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海报
当今世界社会经济争论的焦点,无非是经济全球化理论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反全球化(亦即新孤立主义)观点。这两种看似针锋相对的经济政策理论,其价值立足点其实都是建立在冷战结束之后的物质至上主义的基础之上。其政治道德或伦理原则的合法性,来自于现代拜物教所鼓吹的“人类的幸福感的获得是建立在物质资源获取最大化”这一价值基础。在这种世界范围内的主流价值观的主导下,现代社会的认知模式、价值体系、知识结构、技术发展方向,乃至政治观点、政权形式以及组织和调动社会资源的制度框架,都是围绕着“拥有丰富的资源就等于拥有美好生活”这种社会发展观而快速进行调整和调配。这不仅是发生在现实的经济制度和技术模式的层面上,而且也反映在意识形态的深层结构中,受此影响,人的思维模式和情感表达方式,甚至是人的生理机能反应方式,都随着这种物质主义的快速增长模式而发生着重大的改变。而前述的经济全球化理论以及反全球化观点之间的矛盾焦点,无非是关于政治经济(其本质是物质资源)再分配的主导权和份额的争论而已。
所以说,在“后冷战”时代中,如何使经济快速增长,以及对于资源的最大化获取,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竞争的焦点。即使是美国特朗普政府新近所提出的“新冷战”理论,无非也是将关于世界经济主导权的争论披上一层意识形态的外衣,与“旧冷战”时期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分歧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展览现场
那么也就意味着,世界范围内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模式仍将是以物质和资源的无限增长的理论假设为主导。这一方面将延续并会加剧人为了适应这种在经济快速增长的社会发展观下的社会进步论和技术至上论,而不得不将自身进一步物质化的现实。也就是说,这种人向着物的异化方向,将导致人自身的感知方式、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化的运作模式和制度模式发生极大的改变。另一方面,随着人自身的物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对于自然的影响、控制和占用的能力和效率也将不断提高,这也将导致着自然、社会景观不断发生着人工化的变化。人的物化与自然的人工化的问题,看似是一个悖论,但是,其实质上无非反映了一个问题,亦即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这种异化了的世界关系,也是当代批判理论的主力拉埃尔·耶基(Rahel Jaeggi)所提出的“缺乏关系的关系”(Beziehung der Beziehunglosigkeit)。按照这一理论,异化意味着关系的缺失,它不仅导致了人与世界的割裂,同时也意味着人与传统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自然感知模式的割裂。
正是出于对这种异化了的世界关系和社会现实的感知和置疑,此次展览的三位参展艺术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媒介,将“物质的本质”问题作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世界的隐喻关系中的一个环节,从而传达了他们对于现实社会模式的批判性思考。
李洪波《自然系列——石头》装置 纸雕塑 尺寸可变2011年
李洪波《教具系列——戴帽老人》装置 纸雕塑 尺寸可变2014年
李洪波的作品常常会使人产生一种判断上的迷失:直观的某个具体“物质”的形式概念,与机械而一致的“物质”元素的构成方式之间,何者更为真实?更为本质?这种在现代科技发展模式下所带来的人的思维方式和对于世界的感知方式更为精确化和格式化的变化结果,必然会导致人的主体性的丧失和世界的整体性的坍塌。
朱离子格《视平线》装置,玻璃钢 尺寸可变 2018年
朱离子格的作品则隐喻了在这种主体性丧失之后,人被一种外在的、他者性的、制度性的“物质”符码和规则日益同质化的异化结果,以及在这种符码化的操控逻辑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权力结构关系。
刘水洋《梯》装置 汉白玉、麻、木 尺寸可变 2017年
刘水洋《骨环》装置 瓷 尺寸可变 2018年
刘水洋的作品则是通过将内在而隐秘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外化为一种“物质”形式结构的方式,来揭示人在被社会异化的过程中,如何将社会心理压力转换为直观的形体结构抗力。
在这里,组成作品的“物质”的自然属性不仅是与他们作品的形式构成方式相关,同时,由自然属性又转喻为与之相关的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从而揭示了在人的物化与自然的人工化的悖论逻辑下,人和自然、世界之间关系的日益紧张和背离。
2018年10月27日 于北京
吴鸿:策展人、评论家,艺术国际主编,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执行馆长,吉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