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图片库 摄影赛事 采风天下 快乐聚焦 知识园地 器材天地 艺术人生 访谈 评论 摄影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美国摄影师聚焦美中运煤专列

2013-04-17 16:45:57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

   


波德河盆地煤矿每天产出的煤炭可以装满 135 列各挂有 150 节车厢的列车,并由此驶出,从贝灵翰姆港运往世界各地。

    星夜,美国摄影师卡兰·特普骑着心爱的哈雷摩托,飞驰在怀俄明州的90号公路上。他将启动一个新的拍摄计划,名字叫作《中国快车》。

    “2013年1月17日,天空澄碧,气候温和。”卡兰在日记本里写道,“我的计划是跟随整条运煤列车路线,从怀俄明州波德河盆地到位于太平洋西北岸华盛顿州的目的地贝灵翰姆港口。我将用照相机记录下沿途的人文环境,希望用三周时间完成骑行。”

    落基山区的波德河盆地地处怀俄明与蒙大拿两州交界,被称为“美国能源之都”。每天,这里会有3列火车、共400多节车厢的煤炭被运往华盛顿州的贝灵翰姆港,并从那里通过海运输送至中国。

    作为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国,中国所燃烧的这种“最不清洁的能源”,正越来越多地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随着美国持续降低对煤炭的依赖,中国已经成为煤炭公司的新宠,他们正纷纷转向中国这个更广阔的市场。

    从今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卡兰自东向西横穿怀俄明、蒙大拿、爱达荷和华盛顿等美国西北部四州,经过3000多英里、17个日夜的跋涉,沿着这条通往中国的运煤之路进行拍摄,沿途记录下煤炭运输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

    “除了拍摄,我还会与一路上遇见的各色人交谈,了解这些运煤列车对他们生活造成的影响。”卡兰告诉《外滩画报》记者,“事实上,这些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辆火车每行驶500英里,每节车厢就会向空气中飘散600磅煤灰。这对铁路沿线的农业生产和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危害。”

    2005年,卡兰创办了一个名为 Naamehnay 的非营利拍摄项目,致力于持续关注煤炭污染问题。过去八年也恰恰是美国对中国煤炭出口激增的时期—当美国高调步入无煤时代时,中国对煤炭的需求序幕才刚刚拉开。

    波德河煤田的放牧人

    卡兰目前的寓所位于新墨西哥州首府圣达菲。自从2002年5月关闭了西雅图的摄影工作室后,他便一直居住于此。

    今年1月15日,他将一包塞得满满的行囊绑在哈雷的后座上,独自一人从圣达菲出发,一路向北。

    像往常一样,启动哈雷引擎前,他大声给自己打气:“卡兰,卡兰,自强不息,安全第一!”这是他在路上的“座右铭”,也是他博客的签名档。

    卡兰用了两天时间抵达怀俄明州运煤铁路的起点:波德河盆地。

    这里曾经是水牛自由漫步的草原,但如今已是主产石油和煤炭的大矿区。“看到这里环境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说实话我很难接受眼前的事实,我甚至一度失去了举起相机的勇气。”卡兰说。

    目前,怀俄明州东北和蒙大拿州东南的波德河盆地是美国西部最主要的煤炭产区,占美国全年总产量的40%。

    而美国铁路在煤炭运输中占据绝对领先地位。2009年,美国Ⅰ级铁路运输公司完成了684万车、7.87亿吨煤炭的运输,占煤炭运输市场的70%。

    在接下来的三周时间里,卡兰将与这些运煤列车同行,沿着铁路线前往美国西北部的太平洋港口。

    从波德河盆地向西,孤独的铁轨镶嵌在一望无垠的荒原与偶有起伏的小矿山之间,蜿蜒延伸。时常会遇上些牧场和农户,星星点点分布于铁路两旁。

    1月19日,卡兰夜宿于蒙大拿州境内的一个奶牛牧场。牧场主人名叫特纳,他的家族从1918年开始定居于此,至今已近百年。然而,从位置上看,眼下特纳的牧场俨然一片大洋里的“孤岛”—位居蒙大拿波德河盆地露天煤矿的正中央。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特纳家族已经被煤矿夺去了6000多英亩牧场,奶牛数量也由曾经的450头减少至不到200头。

    “采矿直接导致水资源的枯竭,这里的地下水位平均下降了600英尺。”特纳告诉卡兰,当地的溪流与河水等地表水源已经干涸。

    波德河盆地煤矿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矿场,东西长60英里,南北宽度达10英里。开采的煤炭通过传送带运到仓库,再由工人装载至列车车厢。

    空列车以每小时5英里的速度驶过仓库,装满后静静地趴在铁轨上等待出发。该煤矿每天产出的煤炭可以装满135列各挂有150节车厢的列车,并由此驶出,从贝灵翰姆港运往世界各地。

    “煤矿让我们的牧场难以为继。”对于家族牧场的未来,特纳显得忧心忡忡:“过度的开采造成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而水源是维持牧场经营的基础。如果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的煤炭需求量继续增长,那么可以想象这些火车的数量还将增加。

    这样下去,真不知道会把环境糟蹋成什么样。”

    小大角古战场的夏安族勇士

    特纳曾多次写信向州政府征询,试图得到回复,但无一不石沉大海,没有人回答他“为什么”。在牧场边的那间小屋里,他用整整8个多小时向卡兰讲述他的故事。

    在两人交谈沉默的空隙,莫名的失落感从卡兰心底油然而生。“煤矿的出现,让特纳原有的生活方式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卡兰说。

    再往前走,便是蒙大拿州边境的小大角古战场。

    讽刺的是,小大角战役的起因是白人在此地发现了黄金,便撕毁之前与原住民签订的协议,驱逐当地夏安族土著到更北的山区,土著因此激烈反抗,与白人发生了惨烈的战斗。这与波德河盆地煤矿的开采过程如出一辙,同样是由于矿藏的发现而毁掉了原住民的家园与生活。

    136年后,一块崭新的黑色石碑孤零零地竖立在战场遗址边,上面镌刻着:“1876年6月25日,一位夏安族勇士为捍卫家园而长眠此地。”

    当卡兰穿过古战场,他被目之所及深深震撼:“我的耳畔回响着特纳的声音,仿佛听到无数人的故事,看到无数人失去家园。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是否已经汲取教训?我们是否在重演历史?是否有一天也会有一块为纪念某个牧场主‘捍卫家园而长眠此地’的石碑竖立在怀俄明州的牧场上?”

    从蒙大拿州比灵斯到米苏拉的铁路与90号州际公路在加里森汇合,此处已进入落基山区深处,静谧的小镇点缀在崇山之间,成百的牧牛、化雪的河川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之下。

    卡兰难以想象,如果运煤列车持续增加,这幅美景将会如何变迁。

    有关研究早已证明,煤炭在铁路运输过程中伴随着损耗,同时给铁路沿线带来严重的煤尘污染。运煤列车经过地区沿线100米范围内,受其煤尘扬起的影响,总悬浮微粒浓度显著增加,铁路两侧50米则会出现瞬时浓度超标现象。

    卡兰的担心正逐步变为现实。在华盛顿州哥伦比亚河畔的小城默多克,他遇到了一位久违的老朋友。这位名叫唐·麦克德莫特的前铁路主管,目前正在当地经营着一片葡萄园。他告诉了卡兰一个坏消息:有提案称将把“中国快车”由目前的每天3趟提高到19趟。

    “我现在最头疼的,就是这些运煤车总会把煤炭撒在葡萄园里。”虽然唐曾供职于铁路系统,但他对日渐频繁的煤炭运输感到深恶痛绝。

    1986年,唐和家人迁至此地,他喜欢把这片42英亩的葡萄园称作“小小伊甸园”,但在煤尘的掩映下,这片小天地恐怕已经名不副实。

    当运煤车经过此地,煤炭往往会因风力作用或列车颠簸而“遗落”。

    由于煤炭高度易燃,从波德河盆地到太平洋港口,运煤列车一路上不加任何遮盖。多数遗落在地上的煤炭变成了更细的颗粒,当风吹过时,在空气中极易传播,形成二次污染。

    “相信我,你穿着白衬衣站在外面5分钟,你的领口就黑了。”唐说,“州政府和媒体都表示这些运煤火车不会对环境造成什么问题,但他们真该来看看有多少煤炭从火车上掉了下来。我把这辈子的积蓄……(哽咽)……都投在这片葡萄园了。”

    在唐的葡萄园附近,铁轨旁的煤渣已有4至6英寸深,卡兰可以将五根手指同时插入新形成的“煤渣层”中。

    “那儿附近的居民几乎天天都要洗车,只要一天没洗,你的车就像是刚跑完达喀尔拉力赛一般。”卡兰告诉《外滩画报》记者。

    当地居民利兹·塔利的家能够俯瞰铁路沿线的普吉特湾,宽阔的视野令人艳羡,但她告诉卡兰,每天飞驰而过的运煤火车给她造成了无穷的困扰:“火车经过的轰鸣声已经快把我弄成神经衰落了,每当火车经过,我都要拿起电视机遥控器,按下暂停键,因为那时候你啥都听不见。”

    行将消逝的隆米族海滩

    哥伦比亚河,恰是追寻刘易斯与克拉克之地。

    1804年至1806年,杰斐逊总统发起的刘易斯与克拉克远征是美国国内首次横越大陆、西抵太平洋沿岸的往返考察活动。

    “……我们抵达了从西北方蜿蜒而来的宏伟的哥伦比亚河,我们在这里发现了一些原住民,我们尚未知晓他们种族的名字。周围的土地平坦、富饶而美丽,但缺少木材……”刘易斯和克拉克在探险日志里写道。

当时是1805年10月,刘易斯和克拉克沿着哥伦比亚河开始了他们的旅程,当年11月抵达太平洋沿岸。

    他们不会想到,两百多年以后,每天有百余列满载煤炭的火车抵达此地,经由海运将这种能源输往世界各地。

    这里是切里波因特,“中国快车”铁路线的终点,美国与加拿大的国境线在此坠入太平洋。由波德河盆地出口至中国的煤炭,就在此地卸载并运往不远的贝灵翰姆港。80 英亩的露天煤炭存储场从老远便可望见。

    这里也是隆米族的传统聚居地。3500多年,175代人,隆米族在这里安家糊口、举办庆典、生老病死、入土为安。

    在海滩的丛石间,卡兰和隆米族理事会成员杰伊·朱利叶斯边走边聊。杰伊在一个地方突然停了下来:“我得告诉你,我们正在3500多年前祖先们踏过的石头上行走。”

    “这真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感觉。”卡兰答道。

    “但是,这片海滩很快就要消失了。”杰伊说,“他们正筹划在这里建造一个比贝灵翰姆更大的煤炭运输港……(长时间的沉默)……这里是我们世世代代的家园,但从运煤火车经过此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原来的生活便一去不复返了。”

    隆米族有丰富的口述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这片土地曾是人们敬畏的创世之地,三文鱼是该部落的守护神,“三文鱼仪式”对他们而言不可或缺。但如今,随着开建港口的消息甚嚣尘上,杰伊担心这种传统将消失在他们这一代人手中。

    “也许,我们的命运就像这潮起潮落的海水,捉摸不定,但我们的精神将永存此地。”他说。

    卡兰情不自禁想起了一位西雅图酋长的话:“我们不是从祖先那继承地球的,而是从孩子们那借来的。”

    “但也许杰伊已经不能把他的‘地球’还给孩子了。”卡兰说。

    “这只是故事的开头”

    经过4600多英里的旅程后,卡兰带着轻微的疲倦回到了家中。

    2月底,圣达菲艺术研究所给卡兰打来电话,询问他是否可以在3月1日举办一个关于追寻中国快车足迹的展览,卡兰答应了。

    “一路上遇到的热情的人们和美丽的景致,令我难忘,是时候整理一下这个故事了。”卡兰说,“而在许多方面,‘中国快车’仅仅是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的开头。”

    围绕拟在哥伦比亚河下游建造煤炭出口码头一事的争论,曾在去年引起美国国内广泛关注。反对人士说,当地官员必须考虑到美国煤炭在出口目的地中国燃烧时可能产生的环境危害。

    他们认为,在蒙大拿州和怀俄明州开采煤炭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尚未被充分评估。

    美国的煤矿公司正在寻求向亚洲出口的更佳方式,因为在美国西海岸现在已经没有大型煤矿出口设施。华盛顿州临近煤炭资源丰富的怀俄明州和蒙大拿州,因此被视为兴建煤炭出口码头的最佳地点。

    蒙大拿州和怀俄明州的波德河盆地每年开采约5亿吨煤,产品原来主要卖给美国国内的公用事业公司,但这些公司正日益转向使用更清洁、成本更低的天然气。而由于中国对煤炭的需求正迅速增长,煤炭生产商也把注意力放在了切里波因特的新港口建设计划上。

    “他们希望能向中国出口更多的煤炭。”卡兰告诉《外滩画报》记者。

    尽管美国对华煤炭出口占总出口量的比重不大,但在2010年,出口总量却从100万吨激增至400多万吨。

    Arch煤炭公司总部位于圣路易斯,是美国第二大煤炭生产商。该公司首席执行长史蒂夫·李尔表示,该公司已经在通过加拿大的温哥华向中国和印度出口波德河盆地所产的煤炭。

    “预计我们公司在未来20年内出口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将由现在的5%上升至20%。”史蒂夫说,“实际上我认为,就煤炭业务来说,未来十年将是我们所经历过的最好时期之一。”

    显而易见的是,上述反对人士的观点如今已在中国大陆被验证—近来出现的严重雾霾天气不仅占据了国内媒体的头版头条,也引起了西方媒体的一片愕然。在惊叹中国空气质量之差的同时,美国媒体也将目光投向了空气污染的主要元凶—煤炭。

    卡兰站在美加交界的贝灵翰姆港,望着自己一路追寻而来的煤炭一批批运往中国,而煤炭公司仍在觊觎着隆米族的那块保留地,并在加拿大寻找新的装运港口。与此同时,美国落基山和西北部的新矿山也正在筹划之中。

    有节奏的“中国快车”仍然行驶在美国西北部的荒原与群山间,卡兰也依旧骑着他的哈雷,追着这列快车穿越费什特拉普、斯普拉格、里兹维尔、林德、坎宁汉和哈顿。

    (编辑:李锦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