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余戈:为松山老兵做口述已晚

2009-09-04 11:01:42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由军队文职编辑余戈撰写的《1944:松山战役笔记》一书,日前由三联书店出版。在这本书中,作者对60多年前发生在滇西的松山战役采用日记体进行了微观呈现。昨天,作者余戈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只是一个军事发烧友,创作此书完全是为了实现个人精神上的满足——向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的7000多中国将士表达敬意。

    松山战役

    日军在中国战场的“玉碎战”

    余戈介绍,他最初的兴趣是搞军品收藏,“用我老婆的话说是鼓捣了一屋子鬼子的破烂”,然后自然过渡到抗战军史研究。“像我这样60年代出生、在军营长大的人多少都有抗战情结。”

    余戈介绍,日本人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上,只有三次“玉碎战”,即日军被全部消灭的战役,它们分别发生在滇西的松山、腾冲和缅北的密支那。促使余戈创作《松山战役》这本书的原因有两个。“让我产生冲动的是两个细节,一是2004年9月15日我在松山踏访时,看到黄昏落日,一是回来后看到日本人平野实所写《异国的鬼》里的一句话。”

    余戈说:“松山落日是一个有象征意味的景象,战后老鬼子一次次来这里舔伤口。我就想,终于让那么骄狂的太阳坠落,我们中国人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平野实本来是松山守备队的一个补充兵,但打到龙陵就受伤败退,最后活下来。后来,他在一个7平米的小屋里复盘松山战事。他说要写一本书为那些亡灵招魂。在这场战役中,7000多中国将士牺牲,我们也应该向他们表达敬意。”余戈表示,发烧友研究历史的支撑点就是这份感情,它会转化为很大的能量。

    微观战史

    因资料少在国内仍是挑战

     2004年,余戈开始了这本书的写作:“我的过程是粗粗掌握史实脉络、田野调查、穷尽资料、做笔记进行战史拼图、案头写作。”在这本书中,余戈运用了战场日记体逐日实录战况,将中日美三方史料进行对比。[NextPage]

    “我想写微观战史。”余戈解释,微观战史就是对一场战役从微观层面研究的历史,“内容上是叙述战斗,过程上是叙述战法、战术、技术运用。要描述到营连行动,史料依据是最小战斗单元的官方详报、官兵回忆录和口述史。通过这一文本不仅让读者了解战斗的过程,还要明白军事技术、军事文化和官兵的生存状态,也称战场亚文化。”

    余戈表示,写微观战史目前在国内仍是挑战,因为国内低端文献太少。“之所以能勉强写成这本书得益于几个史料来源。一是文史资料选集系统,这是周恩来总理上世纪50年代的历史恩惠;二是全国各地报纸在抗战纪念日对各地抗战老兵的寻找采访;再就是军事发烧友发现的资料。”就在本书快交稿的时候,余戈突然查到了103师详报,“我立即去南京,调动各种关系把这份历史史料复印出来,又用一个多月时间进行补充修订。”

    余戈自信,就国内目前的环境来说,自己尽到了最大努力。但他也有遗憾:“假如我曾经在亲历松山战役老兵六七十岁时,采访过他们中的100个,我敢说这本书现在绝对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余戈解释说,老人六七十岁时,是对早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2004年他在滇西接触到的老兵并不少,但他们已经讲不清楚过去的事。“所以我很悲观地说,现在给抗战老兵做口述史已经错过了时机。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临终关怀。”

    目前,日本人所说的三次“玉碎战”之一松山战役已经写完,余戈透露接下来将写腾冲战役。他说:“目前,准备工作我已经进行了一半,一定会写。”

    (编辑:李明达)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