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票房骄傲难补中国电影集体体虚
不久前结束的2010年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表彰大会上,王小帅凭借《日照重庆》坐上“年度导演”的宝座,他的对手是以《唐山大地震》创下了6.73亿国产电影票房纪录的冯小刚。
在去年戛纳电影节上错失金棕榈,国内票房也仅有300万元,王小帅的夺冠被媒体称为“爆冷”并不奇怪,对此连他自己都连称“意外”。他说,从以往看,中国电影的评判规则是和票房挂钩的,“我的电影票房不好,这次却把这个荣誉给我,我很高兴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导演协会看到了票房之外的东西。”
26部影片卷走总票房的六成
“万般皆下品,唯有票房高”被誉为整个2010年中国电影业的写照,“票房之外的东西”几乎无人关注。“《日照重庆》的叫好,也仅限于导演们这种专业群体。”著名导演郑洞天说。
一连串鼓舞人心的数字,似乎勾勒了中国电影的“盛世”:2010年全年故事影片产量526部,较2009年的456部增幅达15%,目前已高踞全球第三,仅次于印度和美国;全国城市影院总票房101.72亿元,较2009年的62.06亿元增长63.9%,已跻身全球十大市场。去年年初《阿凡达》票房超过13亿元,年中《唐山大地震》又以6.73亿元的成绩刷新国产片票房纪录,而年末的贺岁档,更是三台大戏你追我赶,在“百亿”赛道上一路狂奔。甚至有人预言,2011年票房可达150亿元。
然而,在华丽数据的背后,中国电影的生态却令人担忧。
据电影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526部新片中,能进入商业院线公映的不足20%。贺岁档,《非诚勿扰2》、《让子弹飞》加起来占了目前影院9成以上场次。和一部大片雄霸银幕一个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批的低成本、小制作影片沦为“影院一日游”,甚至连片名都没被观众记清,便惨遭出局。
去年7月《唐山大地震》上映,为了“避震”而在6月扎堆上映的27部电影中,25部亏损。去年10月也一样,27部中小影片为了避开贺岁档一拥而至,最终只有一部赚钱。
《2009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曾指出,目前中国电影产品结构是金字塔形,绝大部分的中小投资电影成为金字塔的底部。而根据成熟市场界定,一个电影产业的健康产品结构应该是纺锤体,大片小片都有,而且都有得赚。大片保证行业的稳定,中小成本电影为行业提供新鲜力量。
相关统计数字显示,目前,中国每10万人拥有的银幕数是0.41块,与国际平均水平相差10倍。当舞台资源有限的时候,市场和人们的注意力不可避免地为商业大片所主宰。惨烈竞争之下,直接受到威胁的就是电影的“多样性基因”。
“赚钱的电影集中在少数的导演、少数的电影公司、少数的大制作影片上,而不少中小成本影片、青年导演则成了市场中的炮灰。”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一语道破。 整个2010年,仅仅26部票房上亿元的大片就卷走了总票房的65%。也就是说,“百亿票房”的辉煌大多数影片根本无法分享,即使有幸登上大银幕,赚钱的片子也不到20%,赔本赚吆喝仍旧是绝大多数中小成本影片的常态。何况,分析表明,百亿票房中,票价上涨和银幕增加的因素,还至少“贡献”出10亿。
电影和现实生活渐行渐远
《日照重庆》讲述了一段关于青春和两代人情感隔阂的纠结故事,投资2000万元,是第六代导演王小帅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一部影片。和他以往的《二弟》、《青红》、《左右》一样,都市繁华生活下人们缺失的情感,总能通过他表面沉闷却暗藏激流的影片展现无遗,但肯掏腰包看他电影的人总是不多。
即使有范冰冰、王学圻等大牌撑台,《日照重庆》也没能幸免上榜近日某商业网站制作的2010年亏损电影榜单。在这张榜单上,张瑜复出大银幕的首部作品《庐山恋2010》投资1000万元,结果票房只有150万元。而陶红首次担任监制并主演的《米香》投资500万元,全国票房不到10万元,与焦恩俊、苗圃主演的《惊情》列亏损电影第一、二名。
艺术电影的生存困境还在延续。上海电影节上获得4项大奖的电影《碧罗雪山》,因为“钱景”问题无人发行、无法上映;我国首部采用哈萨克语同期声拍摄的彩色故事片《永生羊》,眼下正在北京的百老汇艺术影院公映,而下一步的打算是走海外市场。
“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难在电影里找到真实社会的有效的对应,电影人越来越迷恋在银幕上制造视觉奇观,而电影和现实生活渐行渐远。”《永生羊》导演高峰说,他们的这部影片和电影市场上的商业大片是两码事,只想填补一下市场的空白。
“内地电影市场现在只有大片,只有大牌明星,没有中小片,也没有新人。”UME院线负责人、香港资深影人吴思远在香港电影节上曾直言。
[NextPage]匪夷所思的拳脚功夫,网络时代的浮泛爱情,纵情嬉笑的古今闹剧,中国电影对观众感官享受的体贴已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但在绝大多数作品中,亲情、互助、爱国、人本主义等为人类世界广为认同的价值观却始终缺席,我们既看不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也看不到对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认真省察和观照。
冯小刚曾在微博上有这样一段话:“电影的好坏是没有标准的。唯一可以被量化的标准就是票房。票房好=观众认可。这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
可票房真的可以代表一切吗?
中国电影需要集体“补钙”
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令世界瞩目。《华尔街日报》近日宣称,中国电影业的增长正在影响整个亚洲,将成为超过印度的亚洲电影制作大国,而且将当之无愧地成为最大的电影消费市场。但国内电影创作类型单一、文化品格缺失等现象也日益凸显。
2010年,电影跟风盛行。当卡梅隆用12年时间打造的《阿凡达》票房急速蹿升的时刻,3D电影随之成为中国电影必赶的时髦。从以低俗的媚态讨好观众的各类山寨喜剧,到乐此不疲反复打造的续集、翻拍,对于商业的惯性依赖、对于政策扶持的依赖,让很多中国导演创意不足,缺乏底气。
综观2010年上映的近200部电影中,喜剧类型片大约占30部,动作和爱情片大约占40部。而反映当下现实题材的电影,诸如《海洋天堂》、《我是植物人》、《我们天上见》这些具备现实意义、人文关怀的作品依然严重缺失。
对此,电影局局长童刚不无担忧地说:“电影创作不是一次简单的市场行为,每一部影片都是一次重要的价值输出,有着独特的文化贡献。为此,不能单纯地以影片创作数量为追求,以制片成本大小为标准,以明星、时尚、猎奇、炒作为包装,以血腥、暴力、低俗、恶搞为卖点。”
“绝大部分有可能发言有权利发言的我们,都自觉放弃了通往崇高的道路,而彻底拥抱了低俗。”导演陆川看完《阿凡达》后表示:“我们在虚高的票房中裸奔和狂欢的时候,我们彻底放弃了作为一个电影人,一个民族精神文化产品创作者应有的操守。”
虽然《阿凡达》给中国电影人集体上了一课,明白电影不可或缺的关怀和情怀,但面对现实,所谓电影理想,仍旧抵抗不过钞票的威力。在“票房痴迷症”流感一样蔓延的2010年,更多执着于“站着把钱挣了”的电影人终于改弦易辙,投身到商业大片的怀抱之中。
童刚表示,面对百亿票房,中国电影人必须保持清醒的思考,电影产业和电影文化发展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日益凸显,比如文化关怀薄弱、价值呈现缺失、审美境界狭小、现实主义力作缺乏等,特别是立足当下、肩负责任的现实题材作品仍处于弱势,满足观众心灵需求、引发情感共鸣、有可能形成历史文化记忆的作品不多。
显然, 站在100亿元的新起点上,中国电影还需集体“补钙”。
(实习编辑:明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