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华语音乐评论 海外音乐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四步教你如何打造出好歌曲

2014-01-22 09:59:36来源:腾讯娱乐    作者:耳东

   
曾经有一位业内朋友对我说,一个歌手若想红,要解决三个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来?要往哪去?第一个问题代表的是“身份”,第二个问题代表的是“个性”,第三个问题代表的是“风格”。


《明天不上班》很接地气


凤凰传奇《最炫民族风》

  曾经有一位业内朋友对我说,一个歌手若想红,要解决三个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来?要往哪去?第一个问题代表的是“身份”,第二个问题代表的是“个性”,第三个问题代表的是“风格”。
 
  三个问题中,又以“身份”问题最为关健,因为只有当你有了一个能被大众认知的身份,你才能去谈剩下的两个问题。而歌手要解决“身份”问题,归根到底是要有一首好歌,就像《吻别》之于张学友,《双截棍》之于周杰伦、《忘情水》之于刘德华、《最炫民族风》之于凤凰传奇、《忐忑》之于龚琳娜——没有《忐忑》就不会有龚琳娜的今天。
 
  这里所谓的“好歌”,并不是指技术或美学意义上的好,而是为大众所熟知的“好”,也就是广为传唱的“金曲”。但是,就像龚琳娜之前不知道《忐忑》能红一样,没有人能预知什么样的歌一定能红。否则,音乐工作者们只要复制一个既定的模式就够了,张学友可以一直把《吻别》唱下去,《吻别2》、《吻别3》、《吻别4》。这样的话,也就一定不会有《中国好歌曲》这个节目了。
 
  既然如此,讨论这个话题不就没意义了吗?非也非也。虽然我们不能预知那首歌一定能红,但是我们还是能从各种“金曲”中摸索出一些共同点。把握这些创作规律,我不能保证你写的歌一定能红,但至少事倍功半。
 
  第一步:接地气
 
  所谓接地气,就是紧跟时代脉搏,就是生活化。时代脉搏,可以理解为社会热点或网络热点,我绝不是倡导说网络流行什么就唱什么,人人都“伤不起”什么的,但是,毫无疑问,大众关注的热点必然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歌曲内容贴近热点,必然容易被大家接受,剩下的就是水平高低了。并不是说写热点就一定会写的很口水或很恶俗,关健看你怎么写。所以毛主席才教导我们说,艺术要源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嘛,但是首先还是要源于生活。
 
  案例分析:《明天不上班》
 
  《明天不上班》是一首很接地气的歌曲。首先它的主题“不上班”迎合了广大上班族的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在微博和微信里广为蔓延,引发出很多相关话题。其次,它还是一首用方言创作的歌曲,哪怕四川以外的听众不太听得懂,但至少表现形式上是很亲切的。
 
  第二步:朗朗上口
 
  中国人听歌主要是听旋律,所以长久以来的各种金曲,无不是朗朗上口的。《吻别》、《小芳》、《忘情水》、《最炫民族风》,不一而足。这个道理,其实大家都懂,却总是很难做到。因为越简单的东西往往就越困难,一不小心就落入别人的窠臼变成粗制滥造了。不过,有一些窠臼是大家都很喜欢用的,比如“15634325”(C-G-Am-Em-F-C-Dm-G),这个和弦走向虽然老套,但确实出了不少金曲,《江南》、《K歌之王》、《暧昧》、《米店》什么的。
 
  案例分析:《最炫民族风》
 
  关于《最炫民族风》为什么会红已经被无数人分析过了。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在于它朗朗上口、易于传唱,还接地气。这是一首用中国五声音阶创作的作品,本身就比较容易被国人接受。编曲里带着民族风,迎合了这些年中国风潮流。口水化的歌词“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跟节拍非常贴合,加强了歌曲的传唱度。
 
  第三步:有记忆点
 
  能被人记住的歌,都是有记忆点。这记忆点可能是某段朗朗上口的旋律(如《好汉歌》一开始那段“大河向东流啊”),也可能是某个有趣的唱段(如《双截棍》的哼哼哈嘿),又或者是这首歌特点非常鲜明(如《忐忑》),再就是歌词非常尖锐。(如《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如果一首歌缺乏记忆点,听完不能给人留下任何印象,那这首歌肯定是平淡无奇的,也就没有红的可能了。何况是在这个社交网络时代,一首有着鲜明特点的歌曲总是更能让网友愿意转发和分享。[NextPage]

龚琳娜《忐忑》
 

鸟叔的《江南Style》
 
  案例分析:《忐忑》
 
  所谓“神曲”,就是一些特别容易被人记住的歌曲,都是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特别容易成为微博上的话题。《忐忑》就是其中最奇葩的一首。它没有歌词(或者说是有着特别的歌词),旋律也很好学(如果很不好学就没那么神了),唱法也很奇特,从头到尾从里到外都是记忆点。
 
  第四步:用好社交网络
 
  仔细想一想,这些年的热门金曲,没有一首是不靠社交网络红的。《最炫民族风》是从广场舞视频开始的,《忐忑》是从王菲的微博开始的,《伤不起》来自微博热词,占领社交网络等于成功了一大半。国外同样如此,《Nobody》、《江南Style》、《狐狸叫》。当然,这是因为传播渠道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体碎片化带来了新的音乐传播方式,于是,为社交网络创作,通过社交网络推广成为创作的新思路。据说现在很多创作者创作之前都是先搜网络热词。
 
  案例分析:《江南Style》
 
  《江南Style》为了能在社交网络里充分传播,不惜放弃版权要求,让大家随便使用,随便恶搞,却因此带来了更大的收益。这首歌本身也具备了前述三大特点:接地气(对于韩国人来说)、朗朗上口、有记忆点(骑马舞),再加上对社交网络的借力,不红才怪了。
 
  做到上述四步,就算做不出一首大金曲,也至少成功一半了,差不多能解决“我是谁”这个问题了,剩下的,就是运气。不只一个音乐人跟我说,创作就是碰大运,命中的几率跟买彩票差不多,不过,俗话说的好,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运气也一样,在好运来临之前,至少你得先努力过。
 
  (编辑:郭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