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英)罗伯特·迪默里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8月版
拿到包装得金灿灿、厚达960页的《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我的第一感觉竟是“怀旧”。我不是唱片清单的爱好者,但这种砖头一般厚的音乐“字典”,我书架上还垛着两本——王小峰、章雷编的《欧美流行音乐指南》和李宏杰编的《摇滚圣经》。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翻过它们了,甚至动了把它们卖掉的念头,有了Google、有了Wikipidia、有了All Music、有了推特微博、有了脸书、有了豆瓣,短短不过10年时间,信息由匮乏到爆炸,更重要的是信息生产、传播及获取的方式也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百科全书式的读物已经丧失了资讯的价值,似乎只适合放在书架上展览了。
所以,我不知道英国乐评人罗伯特·迪默里究竟是迂腐还是勇敢,毕竟在他组织众多资深乐评人编写并出版《1001张唱片》的2005年,苹果的iTunes MusicStore已经占据了唱片市场的半壁江山,世界上最大的连锁唱片店HMV却已陷入了无可救药的经营危机;而一年多后,世界上最大图书零售商亚马逊发布了其第一代电子阅读器(Kindle),到了2011年,亚马逊更宣布其电子书的销售量已经超过实体书。世界变了,迪默里却依然用传统的方式制作着传统的书。
作为大众的阅读方式,传统的纸质实体书会被取代(如同纸书取代竹简、羊皮卷),但作为书籍制作的传统环节“编辑”却不会。信息越多,整理、选择和有机的呈现反而将变得更加重要。
而且,“编辑”也恰恰是机器和算法难以取代的部分,人的眼界、立场、品位、情感、好恶等都会对“编辑”的过程产生影响,不同的人看到的“原料”范围不同、选择的标准不同、组织编排呈现的方式又不同,所有的不同组合在一起才会造就美学上的独特性,特别是对《1001张唱片》这样以“选”为核心的书籍,资讯的作用下降了,“选”更加成了它最重要的价值所在,也是判断其好坏与否的关键所在。
评价一个选本,我不太在意它没选什么,抛开编者与读者的口味差异不论,好东西太多,而选本的容量总是有限的,遗珠在所难免,更该关注的是它选了什么,这才是编者所要传达的。《1001张唱片》呈现了自上个世纪50年代LP唱盘出现以后欧美主流唱片业的整体风貌,只靠唱片的选取就把时代的变迁、音乐风格与潮流的嬗变勾勒得清清楚楚,而1001张的容量,也让它在一定程度上深入了更多的细节。相比多数类似的选本,它的选择标准显然更开放也更着眼于音乐的品质,它对“经典”的定义虽然并没有超越主流受众这个界限,却也没有仅停留在以摇滚乐为核心的流行音乐最光鲜的表面,迪默里在书的引言中说他在编写的过程中一直追求“开明广博、清晰有力”,我觉得他做到了。
但作为一个出现在信息过剩年代的选本,《1001张唱片》“大而全”的编选方式却多少有些可疑,互联网提供了更便利也更全面的资讯,要了解更为完整的摇滚史、爵士史、布鲁斯史并不困难,面面俱到往往面面不到,“全面”也好、“理性中立客观”也罢,很多时候只会让立场模糊,这个时代更需要的是美学上独特的东西,而不是少数精英对大众的“科普”,这可能也是这本书在Amazon.com和Goodread等网站上评价不够高的原因。它很优秀,但它的方式还是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它来晚了。
《1001张唱片》真正精华的是它收录的文章。迪默里找来的这拨乐评人,James Jam、Ignacio Julia、Tim Scott等等,个个了不起,见识、品位还有杰出的处理材料的功力。国内乐评人写欧美音乐评论时,经常由于缺少一手的资料而偏重对作品进行美学乃至哲学上的思考,个人体验和形而上的分析居多。《1001张唱片》提供了乐评的另一种写法,它把唱片的相关资料、音乐特色、历史典故等融汇在一起,它未必是严格意义上的“评论”,却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每一张唱片在音乐上的特色,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去聆听、理解音乐。而且,这些四五百字的短文行文是如此的隽永,处处透着英式随笔的真味。我设想过,如果把这本书改为一个博客,把书中的1001篇文章按每3天一篇的速度发出,那么这个博客从2005年可以一直更新到2014年,以书中文章的质量,它肯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音乐博客之一了,它的访问量将远远大过这本书80万册的全球销量,它获得的广告收益多半也会超过卖书的版税,更重要的是,受惠于这本书的乐迷将是现在的数倍。但到今天,《1001张唱片》却连一个正式的官方电子版都没有,虽然它的纸质版制作足够精美(无论英文原版还是中文版),但价格也足够昂贵(主要指中文版,定价为人民币228元),这是小众发烧品的特征,却未必是罗伯特·迪默里和出版商期望的结果。
(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