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豹”的新专辑,无论如何改变不了被各种人比较的命运。平时不听国内摇滚的,会将它和欧美的摇滚唱片比;年轻歌迷则会拿新时代的趣味,甚至是拿出小清新这样的标准;最要命的还是经历过“黑豹”辉煌的老歌迷,他们一定会和窦唯时期的“黑豹”比。言“黑豹”必窦唯,从一种对窦唯的认可,慢慢变成一种习惯,最后在回忆里,把自己过成了过去。而这种结论既丧失了审美的独立性,也对后来的“黑豹”太不公平。
至少对于“黑豹”来讲,新作《我们是谁》的出现,绝不亚于当年的第二张专辑《光芒之神》和第三张专辑《无事无非》的意义。因为这是新主唱张淇加盟“黑豹”后的首张专辑。如果你能体会到一个主唱对于一个乐队的象征意义,你就会知道《我们是谁》的内容,肯定会比之前两张专辑多出许多不同。
其实,不妨换一个角度来听这张“黑豹”的《我们是谁》。或者说,其实“黑豹”在推出自己的第六张唱片前,其实应该搞一个悬念。用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也不告诉人们这是什么乐队的方式,去推广首发单曲或第二主单曲。这或许会是一个不错的心理学小实验,其结果想必会有不少人真心觉得,这支新乐队这张新专辑不错的说。而这些歌迷中的一部分人,或许又是现在言“黑豹”必窦唯的那些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偏见成见害死人呗。
一个新字,可以尽可能概括“黑豹”的这张新专辑。对于主唱这个角度来讲,这或许是理所应当的。但从音乐的角度来讲,因为这些作品的创作,其中也包括三位八十年代乐队创始人马,这其中渗透出来的新,就更显难得。毕竟,你还可以看看与“黑豹”同时期出道的欧美港台歌手和乐队,有多少已经沧桑桑田,有多少已经倚老卖老。
专辑中的《寻找》、《一个人》和《不再沉默》等作品,从流行音乐的质感来讲,几乎就像是台湾乐坛的精致化产品,可以从中听到诸如萧敬腾、“信”乐团的味道。歌词非常感性、旋律非常悦耳、演唱非常细腻、制作非常严谨。不用拿流行、摇滚,或者流行摇滚之类的概念混淆视听,并依此说明“黑豹”“堕落”了。其实,“黑豹”从来都是一支以好听为己任的乐队,只有不好听了,他们才是让人失望的“黑豹”。况且,就算是“黑豹”成名作之一的《Don’t Break My Heark》,在当年也曾经被有些歌迷误认为是港台歌曲。《无地自容》能够得到最大传播的,不是它有多么情怀、多么精神,而是它的旋律让人听起来精神。
同样的,在《枷锁》和《虎口》这样的作品里,同样可以听到早年“黑豹”如《眼光里》、《体会》和《洒脱》这样的作品神韵。无论节奏、旋律和演唱,都简洁有力而不拖泥带水,《洒脱》的副歌旋律,就算是放到“黑豹”首张专辑里也不会逊色。这句话当然还有另一种解释,就是在旋律同样好听的同时,“黑豹”还是自有他们8、90年代的气质,扎实、饱满和硬朗。
而“黑豹”之所以至今仍然“活着”,甚至活跃在乐坛前线,绝对也不是因为他们的过去太成功,而是他们一直在路上。其实,有很多“黑豹”“在路上”的细节,都被有些人程式化的思维定式所忽略。比如在上张专辑中像《空》、《生活方式》这样的作品中,“黑豹”对于音色元素的运用,以及编曲的架构,无疑都是开放式的,其新陈代谢的速率,也保证了他们前进的动力。新专辑中的《潮汐》和《我们》在编曲的设计上,就相当国际化和大气,惠鹏的键盘音色运用,也因此让现在的“黑豹”,和峦树、冯小波时代有了迥异的气质。而李彤的吉他,则在已成风格的技术基础上,结合了凶猛与感性。至少,他的吉他,是我听“黑豹”每张专辑必听的细节。不懂李彤,其实你就不懂“黑豹”。
(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