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华语音乐评论 海外音乐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左小诅咒创造了一种混搭

2013-03-27 14:23:23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张晓舟

   
所谓的“微博歌曲”正方兴未艾。微博业已成为音乐与社会之间的一大中介,但究竟是音乐改变社会,还是音乐被社会改变,这是一个问题。时事歌曲已经渐渐进化为微博歌曲,它更快更贴近现实,但危险是:变得和微博一样速朽。音乐一不留神沦为社会新闻的背景音乐,或沦为微博语录微博段子的配乐。

  所谓的“微博歌曲”正方兴未艾。微博业已成为音乐与社会之间的一大中介,但究竟是音乐改变社会,还是音乐被社会改变,这是一个问题。时事歌曲已经渐渐进化为微博歌曲,它更快更贴近现实,但危险是:变得和微博一样速朽。音乐一不留神沦为社会新闻的背景音乐,或沦为微博语录微博段子的配乐。

  时事歌曲当然不新鲜,从荷马到hip hop说唱俯拾皆是。但鲍勃·迪伦为什么说“我不喜欢新新闻,我喜欢旧新闻”?因为对他来说,“一个二十四小时都是新闻的世界就是地狱”。而微博推特脸书时代,我们当然就是在地狱第十八层了。瞧,一个歌手不得不从十八层地狱一步一步一层一层往上爬,而观众们拍烂了手掌:加油!加油!为了不当二十四小时新闻十八层地狱的寄生爬虫,迪伦宁可钻进图书馆,成为半个世纪或者一个世纪前的旧报纸的蛀虫,为了避免被随时刷新的新闻牵着鼻子走,为了认清报纸背后那个古老的幽魂。
 
  左小祖咒的新专辑《这颗小小葡萄我从来不吃》既创造了用儿歌来介入社会现实的新鲜方式,又全面实践了流行音乐和微博的联姻。此人在四大门户网站均开了微博,为了防止被禁言,在微博还有大小两个号,并且还翻墙上推特,作为一个二十四小时微博新闻地狱的守护神,他当仁不让地成为“微博歌曲”的开山怪。
 
  他请了三位微博超级红人来写歌词,效果相当于为微博谱曲,《奶奶个腿》原本就是李承鹏的一条批判三公消费的微博。作业本和李承鹏本来就是微博顺口溜高手,把这样的微博顺口溜编成歌倒也顺理成章,至少这样的歌即便跑调也琅琅上口。左小祖咒的跑调问题一向争议多多,到底左小祖咒为什么跑调?李承鹏对此曾经有个不着调的观点:那是为了纪念这个不着调的时代。
 
  但我们是否只能扛着800斤重的时代复印机吭哧吭哧地高歌?是否艺术家只能屁颠屁颠地跟在时代的屁股后面去抢社会新闻的烟屁股?用微博言论介入和用艺术介入这是两码事,应该更加明确二者的距离。评论家和媒体习惯说:某某艺术家用作品见证了时代、介入了社会,“见证”和“介入”成了艺术家的通行证和橡皮图章,然而,很多急于见证和介入的作品,就像电线杆子和广告牌上那些“办证刻章,立等可取”的电话号码。
 
  左小祖咒的聪明在于佯装儿歌来处理沉重的社会话题,并且延续“美女加野兽”的男女二重唱,令这些歌尽量避免沦为某种简单粗暴的单声道时事歌曲。要说这种顺口溜社会批判,盘古才是祖师,远比“奶奶个腿”之类犀利好玩。顺口溜本是说唱歌手和朋克歌手的专利,而左小用旋律化的合成器流行摇滚,创造了一种混搭搞笑的微博歌曲。但《奶奶个腿》音乐性还是太弱了,只不过是用小孩唱儿歌的方式来避免显得笨重,而作业本写的《大西瓜》,带有左小那首《钉子户》的影子却又远远不如,只是靠朱婧灵气十足的唱功才得以拯救。韩寒的《他们的儿歌》要好一些,至少他的反讽调调和左小更为合拍。但是韩寒那篇写台湾的著名博客《太平洋的风》,被左小节选谱成一首和陈珊妮对唱的歌(专辑没有收录,但在网上热播),效果就大打折扣,本来韩寒这篇文章就只是一封表扬信,把表扬信稀释为鸡毛信,把博客稀释为微博,就稍嫌平白乏味了。
 
  整张专辑最流行的应该是和曾轶可对唱的《黑猫白猫》,曾轶可改动了歌词,尤其贡献了一句“一个男人爱上另一个男人其实也很有趣”。但最有趣也最具左小特色的歌,是和曾轶可对唱的另一首歌《小小事件》,乍听是在说假奶粉,细听又迅速从抗议歌曲滑向一首甜美而又略带忧伤的安魂曲,完全无厘头的混搭和扯淡。《他的眼睛》中谭维维的美声和左小的土颓也构成了巨大反差,当这种戏剧性冲突似乎要凄美谢幕,一句“希望你过得好,但是不要比我好”却又把悲情一笔勾销。
 
  经常在微博上见到有人指责有的作家艺术家的微博只谈艺术不关心社会,但过分沉浸在水深火热的微博现实桑拿中,艺术有时候容易被化为一身道德的臭汗,而诗意像毒素一样给排出去了。左小冒着这样的风险投身于微博歌曲,他是以装嫩卖萌和装疯卖傻的方式规避或降低这种风险,尽管有的歌似乎还是掉进微博的坑里了,但《小小事件》、《他的眼睛》这样的歌依旧充满了左小式的无厘头的诗意。
 
  早在《你知道东边在哪一边》专辑中,左小已经初试“微博歌曲”的锋芒——尽管那时候还没有微博和微信,但左小已经被活活逼成一个信息原子弹时代的强迫症患者,在《皮条客2》中他嘶叫:“信息反复收到,我在帮你订票,速度高于一切,要尽快做出成绩。”
 
  然而最好的时事歌曲,是左小在世纪末写下的《方法》和《的》。《方法》看似仅仅“复印了某个报告,但却是以政治波普的手法去表现并解构意识形态背后的暴力;在《小小葡萄》首发音乐会上,左小翻唱了改动过歌词的《的》,这首歌的预言在后来一一应验——关于致富方法和人民内部矛盾——是的,预言,意味着你走在时代前面,而不是跟在时代屁股后面。微博歌曲的最大挑战是能否超越微博的时效性和功能性,这样的时事歌曲确实见证了时代介入了社会,但获得的往往只是一个期限有限的艺术暂住证。
 
  而艺术的工作是撕掉这个暂住证。
 
  (编辑:郭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