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绮珊因《我是歌手》爆红 商演价一场45万
大年初二,和爱地人、赵南坊、树娃等朋友们一起在电脑前收看第55届格莱美颁奖礼。观礼完毕,我冷不丁地冒出了一句:“这比《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好看多了。”当然,我这么说带着高级黑所惯用的存心叵测,逢年过节的,就算真要比较,至少也要和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作比吧!
绕了这么个圈子,只不过是想顺理成章地把我接下来要瞄准的靶子给拉将出来。是的,《我是歌手》,说的就是你。作为芒果台2013年伊始最重要的节目之一,《我是歌手》被寄予了这家老牌地方卫视台怎样的收视率逆袭。当然,现在看来,效果也算不错,收视率是一种参考,线上线下铺天盖地的讨论也是另一种反应。譬如节目刚开播第一期,我在广东流行音乐各位元老聚会的一个饭局上,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听各位聊着黄绮珊当年如何如何的事情。而后,在著名问答网站“知乎”上,《我是歌手》每播一期,便会掀起一轮刷屏刷版的热潮,诸如“如何评价黄贯中《我是歌手》上改编的《吻别》”“第二期《我是歌手》有什么亮点和槽点”“为什么黄绮珊唱歌这么好听,却没什么人知道,唱片业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了”之类的问题。霎时间,我仿佛以为自己来到了《我是歌手》的百度贴吧,这种滋味其实我还记忆犹新,不过就是几个月前《中国好声音》之万人空巷之重现罢了——当然,《我是歌手》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还没到而已。与此同时,为该节目歌功颂德者开始蔓延,认为该节目制作精良,实力派歌手演唱水平极高,现场乐队改编、伴奏给人带来耳目一新感,更重要的是——“它让中国人又重新燃起了对音乐的热爱。”可在我看来,持以上观点的,和诸如“我认为《中国好声音》如果成功举办三季,对我们的整体音乐素养提升是有极大积极作用的”,没有本质的区别。说起来也挺好玩的,几年前,唱片业就像是蓄奴制时代的黑奴,随便一个路人甲都能给它判死刑;而到了今天,所有的演唱类真人秀节目仿佛又成了太上老君的灵丹妙药,随便一剂持续服用,无需遵照医嘱都能让人从棺材里跳起来。
诚然,《我是歌手》甚至是《中国好声音》都有其过人之处,每当字幕打出“编曲:梁翘柏”的时候,镜头给到吉他手黄仲贤、键盘手黄丹仪的时候,我都会感慨香港音乐人的“搵食艰难”。而节目组邀请来的歌手也确实经过精心考量,如黄绮珊,如果不参加《我是歌手》她还能去干嘛呢?根据知情人士爆料,参加此档节目的歌手均是以商演价登台,齐秦、沙宝亮、陈明等参加《过年七天乐》当然没问题,可黄绮珊这样奔将出去,深情地张开她的嘴,可绝对是要吓哭电视机前的未成年人的。Anyway,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节目对于培养中国老百姓的音乐兴趣是没有任何帮助的。明明是个窑姐,安心接客就好,为什么非得把自己说成是红线女呢?
是的,咱们中国老百姓对音乐或曰流行音乐的热情是从来没有消停过的。古有白天听老邓晚上听小邓,今有凤凰传奇神曲正能量横扫神州大地。请检索一下你关于电视机的童年记忆,别的不说,就说春晚,费翔、宋祖英、《常回家看看》等最在传播性上唯一在春晚上能和小品分庭抗礼的,除了歌曲演唱环节,还有什么?对于广东沿海地区的80后来说,每年的《十大劲歌颁奖典礼》《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等难道不是必看环节?噢,还有《TVB新秀歌唱大赛》呢。即使我们踮起脚尖远眺对岸,台湾“五灯奖”就曾打造过台视长达30年的黄金时代,张惠妹便曾在该节目大放异彩。总而言之,音乐作为电视综艺节目中的其中一环,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辉的传统,也是一家老小人畜无害全年龄段节目。若用文艺腔调来说,便是:音乐从未离开。音乐一直都在。只不过在欧美制作更为精良的“真人秀”大潮下,音乐类电视作为一种概念重新被包装上架罢了。音乐产业从来就没有天上掉下来的救世主,而且还是这么多个。
从某种角度来说,我甚至认为这些节目其实是在伤害中国的流行音乐。因为《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大家仿佛觉得“好音乐”只有一种形态:那便是“唱得好”。你可以简单地把“唱得好”理解即为高音运动员,当然也有真假声、颤音等技巧,或者更进阶型地,论及诠释歌中情感云云。但无论如何,这些节目中选唱的歌曲总是千人一面。根据另一位知情人士爆料,当下所有真人秀演唱类电视节目,均有一本《葵花宝典》,里头汇聚了近年选秀歌曲大全,节目组就按照里头的歌单,再根据歌手本人的实际情况做个性化调整即可,这样基本可以满足全国人民的口味喜好。你别嫌《烛光里的妈妈》太滥,不唱这个,唱首My Bloody Valentine,电视机前的老弱病残孕答应吗?于是,君不见《High歌》发展为“妹妹对面唱着一支甜甜的歌”,成了广场舞上的二人转,这其实只是时间问题。于是,你也别期待着和玩《A小调协奏曲》玩到上了脑的黄贯中能用风格化的《吻别》来获得观众们的认可,大家只想要《真的爱你》大合唱,于是被淘汰了也是活该;你也别为杨宗纬的秒退鸣不平,谁让你不唱《洋葱》,人家早就准备好了擦眼泪鼻涕的纸巾,你活该。总之,连一个善恶美丑都无法区隔的电视节目,你企图让它来“重燃对音乐的激情”,这和硬逼着郑和传宗接代有何区别?
1986年5月9日,崔健第一次唱出《一无所有》,开启了中国流行音乐——甚至是中国当代流行文化上的无主名时代。在歌中,崔健为“我”大声疾呼,为寻找作为个体的“我”而奔走呼号。可遗憾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的流行音乐依然只有“流行”而没有“我”。人云亦云者,耳朵从来不长在自己的脑袋上。这就好比同样是骨格惊奇的习武奇才,为何大家只吐槽曲婉婷而不吐槽黄绮珊,原因不过是因为黄绮珊“唱得好”。但在我眼中,曲婉婷一首《我的歌声里》,便胜却人间无数。若不信,我们打个赌,多年后,大家依然会记得《我的歌声里》,而不会记得《我是歌手》中,黄绮珊唱了些什么歌——咦,其实我现在就已经忘啦。
(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