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国的音乐产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唱片店里林林总总的唱片。于是,当宋柯发出“唱片已死”的感叹时,也就有很多人随之为中国的音乐产业默起了哀。而中国的音乐产业果就等同于中国的实体唱片产业吗?答案显然不是如此。只不过在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实体唱片产业,确实因为垄断性的销售数据,以及歌手缺此不可的平台、媒介效应,确实成为了音乐产业内绝对的经济核心支柱,才使得其它载体和平台,因为弱小而被人忽略。
时至今日,在中国音乐产业内,不说尚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数字音乐发展,单就进行时的状态,实体唱片业就已经没有底气再执业界牛耳。取而代之的是谁?自然是从小现场到万体馆,从一线城市到三线城市,从国外巨星到选秀新人等等的演唱会。
实际上,即使在数字音乐还没有出现的时代,在欧美音乐产业比较成熟的地区,演唱会就一直和实体唱片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各有各的平台、各有各的玩法,又通过歌手发行新专辑时的配套巡演,产生商业上的互补作用。而对于视现场为生命的欧美摇滚音乐人来讲,演唱会更是他们的练兵场,“在路上”写歌唱歌,在舞台表现出录音室很难传递出来的Band Sound氛围,都让演唱会早就成为欧美音乐人创作的一部分,以及欧美音乐产业重要组成的一部分。
而中国的音乐产业,受制于早期发展时的一些经济限制、场地限制,也让国内的歌迷,无法进行持续性的音乐消费,从而直到上世纪末,都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现场音乐文化。歌迷对于音乐的涉猎,主要还是只能借助于电台、唱片等传统媒介和载体。即使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港台歌手已经开始大量地北上内地,纷纷举行个人的演唱会。但一方面这些演唱会的形式单一,另一方面也因为过多的商业参与,也让这些演唱会仅仅只是成为港台歌星北上淘金的平台,有金但却缺乐也缺文化。
随着进入新世纪后全国各城市小酒巴里的小现场,对于现场音乐文化的普及,再加上随此之后各大音乐节的推波且澜。尤其重要的是,在这个数字化资讯爆炸的多元时代,随着音乐的分类越来越细致、甚至精密,导致乐迷欣常口味的分流,也使得整个音乐市场开始细化,并让演出市场自然而然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格局。找一线港台歌手甚至是欧美巨星来办演唱会的传统模式,固然还是演出市场的主力军,但在这种靠砸钱就能办得下来的演唱会之外,如何通过策划、定位这些更聪明、更具技术含量,能够通过相对小的投入,或者将投入集中在音响效果、聆听体验,而非明星身价,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并创造一定的文化效应。毫不夸张的说,唱片的昨天和今天,也就是演唱市场的今天和明天。品牌化、差异化、概念化和细节化,也是未来演出市场各大演出品牌角逐中胜出的关键。
而经过短短几年的实践,至少“丰华秋实”在国内演出市场新格局的创立过程中,已经凭借着品牌化的经营、文艺化的定位,为自己占据了一个最好的地形。还记得在2010年,当“怒放摇滚演唱会”的概念浮出水面时,有许多人都对这种类似于复制“摇滚中国乐势力”的拼盘演唱会不太看好。但从2010年到2012年,从北京到上海,从成都到深圳,“怒放摇滚演唱会”不仅一场又一场地办了下来,而且还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现场反馈。有许多记忆需要回忆,而回忆音乐最好的最好方式,就是去现场重温那段过去。看起来很简单的道理,却被许多人因为“以为”、“认为”的僵化思维所否定了。而“怒放摇滚演唱会”恰恰以最简单的方式,将怀旧化为行动,并办好了大事。其实对于需要他的歌迷来讲,何尝不也是一件实事?!
而今年,除了“怒放摇滚演唱会”之外,另一场让歌迷感动并追看的演唱会,无疑就是朴树与张悬组合的“树与花”。一个来自北京,一个来自台湾;一个有点神经质,另一个也有点神经质,却因为“树与花”这个概念走到一起,并在现场擦出火花。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这不就是当年“麦田音乐”厂牌“红白蓝”概念在演出市场的一种再现吗?朴树因为“红白蓝”而成功,所以朴树和张悬因为“树与花”而成功,也就顺理成章了。
主打70后的“高晓松·此间的少年演唱会”,更是一次针对特殊年龄的人群,量身定造的一次演唱会。当年唱校园民谣的那些流浪歌手和诗人,如今已经变了长相,但那份音乐记忆里的情怀却依旧保留。而这次演唱会虽然不像巨星演唱会那么轰轰烈烈,却同样不缺荡气回肠。从势利的角度来讲,这也算是通勾起一个时代的记忆来赚钱的赢利方式,前提当然还是正确的针对性和恰到好处的人物选择。
汪峰的“存在”演唱会既可以说是他新专辑的配套巡演,从而开创国内摇滚歌手发新专辑的同时举行大型个唱的先河,其实也在无形中继崔健之后,形成以歌手为单位的又一个摇滚音乐人个唱品牌。无论是从汪峰作品里的社会功能,还是中国摇滚乐发展所需要的摇滚明星这个层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而顺“中国好声音”之势,为杨坤打造的“32场”演唱会,也显示出背后团队对于时尚的判断和捕捉力,借“中国好声音”省去许多宣传上的投入,更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这,对于演出品牌来讲,无疑是能否生存和再发展的关键。
从“怒放摇滚”和“树与花”所引发的怀旧情节,明年还将继续。中国不缺好音乐,也不缺好歌迷,但有时候往往缺的还是能把对的音乐送到对的人的卖家。人文也好,品质也罢,有时候不仅只是说说而已,而更需要有更多的人去具体的做。口号挽救不了中国流行音乐,但通过细分市场继而突出人文,却能够让中国流行音乐产业能够多一条腿站立。
(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