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音乐的寒冬,演唱会的阳春。听起来像是个悖论,但它确实发生了。
实体唱片的销量每况愈下,数字下载收费至今还没形成一种消费习惯,但今年年底北京的演出市场,却因为近20场跨年演唱会的陆续登场,从而形成一股音乐热浪。
不过,即使跨年演唱会扎堆,乐迷却不会因此有太多选择性困难。爱摇滚的听崔健或伍佰,爱情歌的听张信哲或品冠,爱怀旧的听黄韵玲、刘欢以及蒋大为,爱民俗的听“凤凰传奇”,爱民谣的听小娟,爱看“中国好声音”的,则可以去听杨坤……每个人都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兴趣对号入座。与10年前相比,如今的国内演出市场,除了演出职业化程度的提高,市场细化的定位做得到位之外,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演出市场的消费主体——歌迷的成熟。
音乐,原本就应该是现场的艺术。不过,由于中国流行音乐最初的起步,一直有赖于磁带(唱片)、电台或者电视晚会等媒介,这种被动聆听,既造成了歌迷接触音乐的视野狭窄,也很难领略到音乐在现场的互动魅力,甚至还因此滋生了假唱这种不良的土壤。随着网络的普及,歌迷视野的扩大,再加上像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每周源源不断的小型演出,以及每年黄金周音乐节的遍地开花,现在的观众几乎都是明明白白消费,对演唱会歌手的作品如数家珍。不再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抱着赶集的心态去凑个热闹——歌不熟没关系,歌星名气够大就成。
从另一个角度,跨年演出的红红火火,也是国内音乐产业,将主战场从唱片向演唱会市场转移的一种增强。其实,传统唱片市场的洗牌,对于音乐这个大产业来讲,也未必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让许多必须通过录音室“包装”的歌手,在现场演出中少了用武之地。而那些有实力的音乐人,则可以通过演出的互动,让观众感受到音乐最活力的一面。尤其是一张专辑10种曲风的情况,很难在现场发生。以最熟悉的音乐方式来呈现作品,肯定会是歌手的首要选择。这样一来,歌手可以在舞台上执着地创作。也只有更多歌手都坚守着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才能让音乐变得多元化,让演出市场显得类型丰富。
(编辑:郭宇)